-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必修1).doc
第三节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1.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
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
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基础自测】
1、创立:___确立了“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2、特点: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___至高无上。
3、影响:君主专制政体下,皇权具有___和___的特点,往往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决策。国家成为一
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后来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都以__和___为基本原则。
君权与相权
1、___与相权的矛盾难免发生,其原因是___。
2、措施
(1)汉代:①___频繁更换丞相。
②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让他们能够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要政。
③设立“___”对抗“___”。
(2)唐代:实行___,相权一分为三。
(3)宋代:设___,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相权,又增设“___”。
3、调整相权的目的:除了防范___擅权外,力求加强统治,提高___;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概况(1)秦:中央政府和___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西汉:地方:设刺史:汉武帝时代,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西汉时期中央机构的监察主要由___属下的官员承担,其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3)以后历朝:设御史台、___等。
2、评价:加强了皇权,但___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___”、“___”和“___”三个阶段。
行省的设置
1、概况
(1)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郡上又设置了州。
(2)唐代:分道、州、县三级。
(3)宋代: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
(4)元代:确定了以___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___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2、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___,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导学】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清(1905年)废止
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
北宋: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王安石时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必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2、行省的设置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 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 隋
郡、县二级制 唐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 宋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元
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 明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 清
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 民国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 现代
省(直辖市)、市(地)、县(市) 3、行省设立的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②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1.2.1《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过滤》.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1.2.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焰色反应》.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1.2.3《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1.2《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性质》.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1.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1.4《氧化剂和还原剂》.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1.5《溴的提取》.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2.1《金属钠的性质、保存、制取和用途》.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2.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练习 2.2.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第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3课时)1(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4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第2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DBJ51T 140-2020 四川省不透水土层地下室排水卸压抗浮技术标准.pdf VIP
- 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全书课件电子教案汇总.ppt
- 船舶保安员Z09_5384-航海知识.doc VIP
- 海尔管理案例分析.doc VIP
- DBJ51T 246-2024 四川省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护壁技术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课件.ppt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VIP
- IEEE 1188-2005国外国际标准.pdf
- 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