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VIP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庆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英才班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 1.提出“恭而无礼则老,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 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0.假如生活在春秋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②可以借助《石氏星表》相关资料确定100多颗恒星位置 ③借助《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④用简仪进行天文观测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全部无法享受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评述是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 .有学者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1.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宗教神学被彻底驱除出社会领域 C.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 ? D.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1.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kcbew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