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的十个危险瞬间及应变方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驾车的十个危险瞬间及应变方法.pdf

驾车的十个危险瞬间及应变方法 1.在一个三车道的路上,当你从左侧超越前车(位于中间道)回中 间车道时,后面有一辆车以更快的速度从右侧超车且稍前于你并 入中间车道,如果你只看前面或后视镜,你的车头就有可能横擦 对方的车尾。由于两车超车时的速度都很快,发现时距离太近以 至来不及反应。这种剐擦碰的危险及类似情况常发生在多车道的 城市快速路上,车多速度快,很多车来回串道超车。只顾一点, 不及其余是容易发生危险的。 麻痹指数:6 危险指数:6 建 议: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新手则“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巍然不动”。 2.驾驶室的两个侧柱足以挡住一辆自行车行人。同样,车内中后 视镜也会不同程度遮挡右下45度视线。在无红灯的十字路口或 人车混杂的闹市区,目标较多使注意力分散,行人进入视线死角 可能不被察觉。如行人与汽车方向平行时这些死角可以保持数 1 6 第 页 共 页 秒。这时汽车加速或转弯行人就会突然闪出来导致措手不及。虽 然碰撞不会太严重,但剐了车心痛不说,遇上个难缠的主还是相 当麻烦的。 麻痹指数:3 危险指数:3 措 施:速度要慢以便有足够时间四处观察,要以三个死角为重 点察看目标,摇头晃脑,东张西望。 3.在较窄的街道(特别是四车道)经过路边停车带时,因为大部分 车都贴膜看不清车里的情况,当你经过时要注意右边车里的马大 哈们突然开门。这些路基本上都是小街或在小区,出了事可不太 好讲理哟。赔个门是小事,把手弄残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麻痹指数:4 危险指数:4 4.跟车超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前车超车从容的时候会走直 线并道,这样会有余地挤入两车中间。但当对面来车很快时,前 车就会慌忙急拐并道把你晾在超车道上。这时就会前后左右无路 2 6 第 页 共 页 可逃。更危险的是,前车比你大一圈,对面来车看不到你,在前 车超车并道时对面来车反而开始加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来往两 车道的乡村公路上。我曾有一次类似体验,最后两辆车在3米左 右处刹住,我车司机当即发呆10余秒,幸好没有出事。 麻痹指数:5 危险指数:5 措 施:超车时一定看清来车动向,不要跟大车超车,等大车超 车入位后再行动。 5.在乡村路中有时会遇到农民晾麦子以及因修路有短暂的碎沙 路面。因为很短很多人会高速通过。这是非常危险的。一般车有 紧急情况时,人都会下意识地制动或避闪,但在这样的路面上车 就成了脱缰的野马。会以想不到的姿势,向着想不到的方向冲出 去。曾有一个报道,因此路面5天发生3起事故,亡6人。 麻痹指数:3 危险指数:10 3 6 第 页 共 页 6.走了很长的山路,在一段较长,空旷且平直的下坡路时,减档 制动,引力和制动力平衡,汽车以稳定的速度向下滑行。这个时 候有没有想放松一下,把脚从制动或油门上拿下来活动活动?最 好不要,你的脚失去了参照系,危险在潜滋暗长。如果突然发生 情况,还能不能把脚准确地踩在制动上?如果你是新手,不会踩 在油门上吧? 麻痹指数:2 危险指数: 2 7.当你在宽阔平缓的公路上超车正和前车并行时,突然对面一辆 车从地下钻了出来! 情况是这样的:这条路两头平直,中间却有 一条波谷。如果是一上一下的坡,大多数人会察觉,但这种坡眼 睛会被迷惑的!类似因地形引发的事故多出现在山地坡路,转弯 等地形变化的交叉点,司机忽略地形的突然变化造成的。在此引 申出“事故地形”的概念。请多多注意地形变化情况,及时减速,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在某地留下了“事故多发路段”的 牌子! 4 6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