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随笔.pdf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间随笔.pdf

10 10 我的读书年代与海洋之路(林间随笔1100) ••• 读书年代• 我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福州市长大。小时父亲在福州第一中学教化学,母亲在福州第五 中学教语文。我们家住在市中心东街口三牧坊的福州一中教师宿舍大院里。我小时知道的叔 叔、阿姨大多是我父、母亲中学的老师们。 我最初在福州市实验小学的幼儿园上学。但上到中班,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因为城里开始 武斗,我们搬到福州东门郊区我爷爷、奶奶的村子里。除了我妈每天在阁楼里给我讲故事、 要我背诵诗词语录外,我们经常在鱼塘边抓蜻蜓、蚂蚱,度过了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印象 最深的是我的三哥徒手抓了一条小水蛇! 回到城里后,我在福州市实验小学上学,只上四年半。因为在文革期间,我们课外作业很少。 每次铃响下课后,我们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冲到操场,玩的满头大汗。放学后,我们常去离 学校不远的省立医院的大院、假山玩。我的学习一直很好,所以少不了班主任老师的表扬。 但小学时我非常好动,上课总爱小动作,被代课的老师点了几次名。 1973年春季我们小学毕业,升福州一中。那时我们就近入学,只要户口在学区内,都可升一 中。 福州一中是文革前受邓小平表彰的高考红旗,但我们念书时功课很轻松。我在中学期 间学了许多课外知识。我是校广播站的机务员,很早就开始玩电子管、扩音器、录音机。有 时帮院子里老师家拉电线、装电灯。上高中后,参加了“地震兴趣小组”。我们每天测量一口 废井的水位变化、两株树之间的电压变化(号称“植物电”)、土地电等。然后打电话向当地 的地震台报数据。作为班干部,我们也定期出粉笔墙报等。 1977年高中快毕业时,我已经找好了“上山下乡”插队的地方:福建省永安县安砂公社热水大 队。那里也是我大哥插队的地方。我准备在热水大队好好当几年农民。但是有一天,教数学 的周老师来我们家,说:“林间,听说邓小平出来了,有可能要恢复高考,你是否推迟一点 下乡?”半年多后,我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成了文革后第一批的“77级”大学生。 77级、78级大学生中确实藏龙卧虎。那时中科大更是天之骄子,是邓小平点名要求招收年轻 学生的学校。当我们胸怀壮志到达科大报到时,学校校园的破烂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第一 学期我们14个人挤在一间大宿舍里; 食堂没凳子 ;一下雨,学校处处是烂泥。但大家都明 白这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我们在食堂排队打饭时拿着小本背英语单词,去食堂的路上也拿着 单词小本子。那时什么都缺,但最缺的是学习时间。 在科大,我们地球物理学生的课大多在物理系上,四大力学、朗道、基米多维其等等。我们 打下了很强的物理基础。陈颙老师等为我们讲地球物理专业课,开始知道了一些地球物理学 的课题。但地质学的太少,而对海洋的了解为零! ••• 海洋之路• 1981年我们参加了在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举行的中国首次TOFEL 和GRE 考试。1982年8月我 到美国布朗大学当研究生。我一直对定量化的地球动力学感兴趣。我的导师Marc Parmentier 为理论地球动力学家。他手把手教我们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在布朗时,我补了多门构 造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课。我开始慢慢领悟到探索地质过程的内在规律才是最重要 的;不管多简单或多复杂,地物、地化都只是工具。一个好的地球物理学家必须发展自己的 非常清晰的地质思想。 布朗大学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Don Forsyth 教授为我们的第二导师。他是MIT/WHOI Joint Program的第一批毕业生。在布朗我开始接触、了解海洋地球物理,特别是大洋中脊的世界 前沿工作。我尤其喜欢海洋岩石圈的相对简单结构以及探索大洋、深海的远大前景。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离布朗大学开车只要一个半小时,我在布朗作学生时到WHOI 访问了两、三次,受到Hans Schouten、Mike Purdy、JakeWhitehead、Joe Cann等世界一流 的科学家的感染与鼓励。WHOI 的大洋中脊观测一直领先世界,但当年 WHOI 的洋中脊地 球动力学理论工作很少。而我研究生学的正是理论模拟。 我获得了卡尔彼泊(Culpeper) 基金会的青年科学家奖,所以一到WHOI 就作科学家,没作过博士后。 我在博士论文答辩十天后开始在WHOI 任科学家。在布朗大学做学生时我就很想出海但没 一直没机会。所以我到WHOI 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出海机会。1989年我如愿出海,考察 大西洋的裂谷结构。此航次的最大收获是在北大西洋首次发现了一串重力牛眼现象(gravity bulls eyes),说明在慢速的大西洋中脊岩浆分布极不均匀,但可看出其内在的

文档评论(0)

qiaog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