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白芙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芙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芙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

*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在科举制考试的年代,一位考生在试卷中把“昧昧我思之”,错写成“妹妹我思之”,主考官阅卷,提笔写下评语“哥哥你错了”。成为一时笑谈。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取)。” 1.隋朝为什么要用科举考试的办法来 选拔官员? 2.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3.你知道当时录取了哪些人吗? 4.以“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讨论科举制的诞生有何作用? 小组尝试 一 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始用 的 方法选拔官员。 正式设置 科,考核参选者对 的看法,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分科考试 进士 科 举 制 的 诞 生 时事 科 举 制 的 诞 生 有 何 作 用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隋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的原因: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孔颖达(574--648)唐经学家 ,隋大业(605--616)初,选为“明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进士及第 2、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谁?他们分别为科举制的完善做出了哪些贡献 ? 二 科举制的完善 3、如何理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 4、“大雁塔”和“曲江池” 1、唐朝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为重要? 小组尝试二 培养学生从学习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明经 进士 最重要 的科目 考儒家经书,主要考试内容为“帖经”和“默义”,明经科只要熟读经书就能考上 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通过科举考试最后一级者称为进士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开殿试 设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大雁塔 曲江池 三 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进士及第的历史名人 材料二:科举应试者 材料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材料四:进士崔致远 小组尝试三 材料一:进士及第的历史名人 陈子昂 王昌龄 岑参 韩 愈 王维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柳公权 有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说明科举制在政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韩愈: 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贞元8年(792年)第四次应试考中进士。 政治方面: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到各级政府任职 王昌龄: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经科举考试授予官职 材料二:科举应试者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继唐太宗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 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小组尝试三 从这些人数的变化,说明科举制在教育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科举制大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材料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小组尝试三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请列举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诗佳作 材料四:进士崔致远 许多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新罗著名文学家崔致远,就是唐朝时新罗在长安中进士的佼佼者。 小组尝试三 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 课堂达标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ksuwtq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