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技术与仪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度检测技术与仪表

2.1 概述 2.1.2.1 华氏温标 标准大气压下,氯化氨和冰的混合物为0华氏度,水的冰点为32华氏度,水的沸点为212华氏度,在沸点和冰点两固定点中间等分180份,每份为1华氏度,单位符号记为?F。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材料的选择标准 虽然大多数金属和半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都存在着 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或半导体都能做成电阻 温度计。用于测温的热电阻(或热敏电阻)应满足以下要求: (1)电阻温度系数要大,以得到高敏感度; (2)在测温范围内化学与物理性能要稳定; (3)复现性要好; (4)电阻率要大,以得到小体积的元件,进而保证热容量和热惯性小,使得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较快; (5)电阻温度特性尽可能接近线性,以便于分度和读数; (6)价格相对低廉。 2.3.1.1 常用热电阻 ⑴ 铂热电阻 特点: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氧化性的气氛 中,甚至在高温下的物理化学性质都非常稳定。它 易于提纯,复现性好,有良好的工艺性,可以制成 极细的铂丝或极薄的铂箔。与其他热电阻材料相 比,有较高的电阻率。 缺点:电阻温度系数较小,在还原性气氛中,特别是在高 温下易被沾污变脆,价格较贵。 热电偶温度计的组成 感温元件-热电偶 连接导线-补偿导线+铜导线 测量仪表-显示仪表或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其它标准热电偶 J 铁-铜镍(康铜)-210-1200℃ N 镍铬硅-镍硅 -270-1300 ℃ R 铂铑13-铂 -50-1768 ℃ 根据热电偶的分度表,可以得出结论:B35 2.4.3.2 非标准化热电偶 MAX6675采用SO-8封装形式,有8个引脚,脚1(GND)接地,脚2(T-)接热电偶负极,脚3(T+)接热电偶正极,脚4(VCC)电源端,脚5(SCK)串行时钟输入端,脚6(CS)片选端,使能启动串行数据通讯,脚7(SO)串行数据输出端,脚8(NC)未用。在VCC和GND之间接0.1μF电容。   MAX6675的引脚如图1所示。 2.8 温度检测仪表的选用 2.8.1温度检测仪表选型的一般规定 标准化热电偶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1) 贵金属热电偶 (2) 贵-廉金属混合式热电偶 (3) 难熔金属热电偶 (4) 非金属热电偶 (1)普通装配式热电偶 2.4.3.3 热电偶的结构 (a):l—接线柱;2—接线座;3—绝缘套管;4—热电极 (b):1—测量端;2—热电极;3—绝缘套管;4—保护管;5—接线盒 (2) 铠装型热电偶 (3)高性能实体热电偶 (4) 其他热电偶 ① 薄膜热电偶。 ② 热套式热电偶。 ③ 高温耐磨热电偶。 ④ 快速微型消耗式热电偶。 2.4.4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在应用热电偶测温时,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0℃,或者是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做,就称为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2.4.4.1 补偿导线 热电偶的补偿导线通常由补偿导线合金丝、绝缘层、护套和屏蔽层组成。在100℃(或20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补偿导线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势标称值相同的特性。 使用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 补偿导线只能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普通型小于100℃,耐热型小于200℃); ②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的两个接点温度必须相同; ③ 不同型号的热电偶配有不同的补偿导线; ④ 补偿导线的正、负极分别与热电偶的正、负极相连; ⑤ 补偿导线的作用是将冷端迁移到温度恒定的地方。 2.4.4.2 冰点法 2.4.4.3 恒温迁移法 根据补偿导线末端所处环境温度估计值的大小,人为将显示或记录仪表的零点调到该值。 2.4.4.4 计算修正法 基于中间温度定律 2.4.4.5 电桥补偿法 2.4.4.6 二极管补偿法 2.4.4.7 集成温度传感器补偿法 2.4.4.8 软件补偿法 利用高性能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实现测温和补偿 2.4.5 热电偶的选用 2.4.5.1热电偶的选型 ⑴ 热电偶分度号的选择 主要针对常用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使用气氛(氧化、还原、中性)等使用条件。 ⑵ 热电偶结构形式的选择 ⑶ 插入深度选择 ⑷ 热电偶测量端形式的选择 ⑸ 接线盒的选用 ⑹ 连接方式的选择 ⑺ 特殊场合所用的热电偶的选择 2.4.5.2 热电偶的安装与使用 ⑴ 安装位置选择 从生产工艺角度出发,测温点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必须能准确反映该工艺参数实际值的大小,否则将失去测量与控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