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一中2012-学七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VIP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2-学七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2-学七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qí) 骊歌(lí) 祈祷(qǐ) 可歌可泣(qì) B.彷徨(páng) 真谛(dì) 怅然(chàng) 鲜为人知(xiǎn) C.赫然(hè) 剽悍(biāo) 脐带(qí) 锲而不舍(qiè) D.污秽(huì) 蓦然(mò) 逞能(chěng) 气冲斗牛(dòu)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人迹罕至 人声顶沸 来势汹汹 家喻户晓 B.杂乱无章 慷慨淋漓 妇儒皆知 博学多识 C.迥乎不同 大彻大悟 参差不齐 姗姗来迟 D.语无伦次 义愤填鹰 迫不急待 妄下断语 3、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 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 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了一页页文明的印记。 ①孕育 ②哺育 ③积淀。【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活动二】请你为右图配上几行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文字。(不超过30字)(2分) 【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26题。 (一)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9、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分) 10、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分) (二)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蒲松龄) 1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一狼洞其中( )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④乃悟前狼假寐( ) 12、翻译句子。(2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 (三)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 14、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1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身亡所寄( ) ②其人曰( ) 1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天果积气,日、月、星辰,不当坠邪? 17、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4分) (四)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涨势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8、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4分)   19、“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soenq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