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与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pdf

氮磷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与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河北地区有必要将粮食问题重视 起来。肥料对粮食增产和优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粮食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盲目投入肥料导致过量施肥,肥料利用率较低,土壤养分不平衡,肥料供应较为紧张 等等。这些问题均对粮食的高产和优产产生了制约。因此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小麦玉米整个轮作体系为研究对 象,以肥料效应为基础,综合分析作物.土壤.肥料这一系统中养分变化特征,寻求作 物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氮、磷肥投入阈值。 80、240、300、360、480 试验分别设计六施氮水平(麦季O、1 kg/hm2,玉米季 0、135、180、225、270、360 kg/hm2)和四个施磷水平(0、120、240、480kg/hm2), 用于分析氮磷肥对小麦和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氮磷肥的利用效果,并分 析氮磷肥的施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1)适量的氮肥均对小麦和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主要在 生育前期影响小麦株高,而氮肥对玉米株高的影响在整个生育期内则较为平均,而磷 肥对小麦和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较小。 (2)小麦和玉米各器官中氮、磷、钾养分含量会随着氮、磷用量的增加而有不 同程度的增加,过高的氮、磷用量会降低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小麦和玉米籽粒的粗蛋 白含量均随着施氮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小麦受影响程 度要高于玉米。 (3)与对照不施氮磷相比,施用氮、磷肥均可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以施氮 300 kg/llm2处理玉米产 kg/hm2处理小麦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46.80%;以施氮180 量最高,达11500.38 kg/hrn2。当施磷量为240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比对照提 高32.44%;以施磷120 kg/hm2。 kg/hm2处理轮作产量最高达17620.69 (4)肥料的吸收效率、偏生产力、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和施 磷量作用下,可到达较高值。N2处理(麦季240 kg/hm2)的氮 kg/hm2,玉米季180 磷钾吸收率为最高值,而各养分吸收所需最适施磷量略有不同。在各处理中,小麦季 和轮作体系磷钾肥偏生产力所需施氮量的临界值为N3(麦季300kg/hm2,轮作525 kg/hm2)。玉米的种 kg/hm2),小麦季氮钾肥偏生产力所需施磷量的临界值为P2(240 植可大幅提高磷肥利用率。要考虑各个指标,找到平衡的施肥量。 (5)施氮量增加会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施磷量增加可减少土壤中硝 态氮的含量和累积量。适宜施氮量可有效降低土壤表层速效磷的残留,但对土体速效 磷含量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土壤表层速效钾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 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 (6)麦季投入氮240 kg/hm2(WN2),玉米季投入氮180 入磷120 kg/hm2(P1)是小麦玉米轮作体系较为适宜的施肥量,可达到收获一定高产 的小麦和玉米,并对环境没有较大影响的目的。 关键词:小麦;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硝态氮;速效磷 万方数据 onInflunencesof and onYieldand

文档评论(0)

llllss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