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冯友兰.pptVIP

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冯友兰.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冯友兰.ppt

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冯友兰 一、教学要求 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所持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习本文取譬和比较的艺术特点。 读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比较两文文风的相同之处。 二、学习要点 本文是一篇谈中国文化的文章,侧重论述的是中 国文化在当时世界(本文写于解放前)的处境、 前景和对策,可以说,“东西文化”是文章关注的真正核心,“城乡文化”则是文章用作比较的对象。 1937年抗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联合大学南下,经由越南去昆明。这是冯友兰与任载坤护照上的照片 1951年印度德里大学授予冯友兰教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印度总统兼德里大学校长普拉沙德向他授学位证书。 1985年在90寿辰庆祝会上致谢词,并向来宾汇报《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情况。 四、作者作品 三史六书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 《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三松堂全集》 (右为三松堂庭院) 五、创作背景 东西文化论战,是“五四运动”前后关于东西方文化特点、性质及相互关系问题的思想学术论争。始于1915年,迄于1927年,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六、课文讲解 中国自周秦以来,对于四围别底民族,向来是处于城里人的地位。 清末……中国人本来是城里人,到此时忽然成为乡下人了 。 乡下人如果想不吃亏,惟一底办法,即是把自己亦变为城里人。 七、研习与思考 本文在取譬和比较方面相当出色,体会这样行文的好处。 你赞同文章的观点吗?为什么? 你觉得“东西文化之分”除了用“城乡文化之别”来比较,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式?试举一例。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冯友兰手书“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雕塑家吴为山先生为冯友兰先生做的青铜头像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冯氏三兄妹 冯友兰 冯景兰(著名地质学家) 冯沅君(著名文史专家。右图) 冯沅君简介 冯沅君,小说家,古典文学史专家。是二十世纪初最早从事文学创作的女作家之一,与丁玲、凌叔华、苏雪林等齐名。 真正使冯沅君影响巨大的恰恰是她放弃创作后的文学史的研究。1927年与大哥冯友兰校点《歧路灯》前26回,1930年出版了与陆侃如先生合著的《中国诗史》,1932年出版了与陆侃如先生合著的第二部著作《中国文学史简编》。 宗璞简介 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 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 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 九、延伸阅读 田文军《冯友兰传》 陈鹏《“民族性”的分析与重建——冯友兰文化观的意义》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 宗璞《冯友兰:蜡炬成灰泪始干》 冯友兰:蜡炬成灰泪始干 ……父亲最后10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学者们渐渐有了共识,认为这部书对论点、材料的融会贯通超过了三十年代的两卷本,又对玄学、佛学、道学,对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还认为人类的将来必定会“仇必和而解”,都说出了他自己要说的话,一点一滴,一字一句,用口授方式写成了这部150万字的大书,可谓学术史上的奇迹。蝇营狗苟、利欲熏心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书么?我看是抄也抄不下来!有的朋友来看望,感到老人很累,好意地对我说:“能不能不要写了。”我转达这好意,父亲微叹道:“我确实很累,可是我并不以为苦,我是欲罢不能。这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吧!” * 三、作者生平 13岁丧父,发奋读书。先后在开封中州公学、北京大学学习。1919年,他考取河南公费留学生赴美,192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1年获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1912-1915年在中州公学读书期间,冯友兰(左三)与同学们合影。 *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