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安溪).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和对待HPV感染(一) ①HPV感染较为常见,特别是30岁以前性活跃时期 ②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并不引致宫颈病变 ③只有少数持续性感染才会引发宫颈病变 ④从HPV感染、到CINⅠ、CINⅡ、CINⅢ到浸润癌需5~10年 正确认识和对待HPV感染(二) ⑤ 引致宫颈癌的是高危型HPV,低危型HPV感染极少引发宫颈癌; ⑥ HPV(+)只说明是一种感染,并非是一种疾病 ⑦ 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 ⑧ HP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但不排除其他途径 ⑨ HPV感染不能作为性生活复杂、混乱的指征           HPV感染的治疗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完全治疗HPV感染,都不是直接作用或消灭HPV的,效果有限 目前的治疗方针就是“治病”即“治毒”,治疗HPV感染造成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就是帮助病人来清除HPV感染 三阶梯诊断: HPV+细胞学 → 阴道镜检→ 组织学诊断 四. 亚能HPV 基因分型产品介绍 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 国食药监械(准)字 2008第3400994号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 基因芯片检测系统 专利号:ZL 2004 1 0037617.7 亚能HPV 基因分型技术原理 (PCR-反向点杂交法) 一次杂交反应可以检测多种靶序列 PCR技术特点-高度的灵敏性 PCR 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的 35轮循环,扩增量理论上达235个拷贝(680亿!) 反向点杂交法-高特异性、高通量 一种斑点杂交技术 固定化探针而不是靶序列,故名“反向” 一次杂交即可检测多种靶序列 亚能 HPV基因分型试剂盒性能指标 灵敏度: ≥ 1.0×103 copies/mL 准确性:98%以上 特异性:98%以上 重复性:98%以上 稳定性:有效期内完全能满足以上指标 检测通量:同时分型检测23种HPV基因型 18种高危型: 16,18,31,33,35,39,45,51,52, 53,56,58,59,66,68,73,83 ,MM4 5种低危型: 6,11,42,43,44 HPV 基因分型检测的适用人群 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 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随访 尖锐湿疣患者 新生儿咽喉部HPV 感染导致的疣体组织 起始年龄: 经济发达地区:25-30岁 经济欠发达地区:35-40岁 高危人群:起始年龄应相应提前 终止年龄: 65岁以上危险性低 亚能 HPV基因分型检测流程 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受检前须知: 1、月经来潮后10~18天为最佳检查时间 2、检查前3天内不要做阴道冲洗,不要阴道内用药 3、检查前24h内不要行性生活 样品保存: 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12h, 4℃保存不超过7天, -20 ℃保存不超过3个月 基因芯片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HPV与宫颈癌 1 HPV基因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2 HPV检测后的处理 3 亚能HPV基因分型检测产品介绍 4 亚能HPV基因分型检测的临床应用 5 主要内容 一. HPV与宫颈癌 梅艳芳 2003年 12月30日病故,年仅40岁 李媛媛 2002年10月20日病故,年仅41岁 子宫颈癌: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女性恶性肿瘤中第二位 生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 新发病例: 全世界50万/年 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亚洲约占一半 死亡:23.3 ~25万/年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增长的趋势、发病趋于年轻化、发病史缩短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情况 我国妇女患宫颈癌比例15/10万,也是宫颈癌高发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宫颈癌患者约40万,每年新增患者15万,居女性生殖道肿瘤首位 我国宫颈癌死亡率为11.34%,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二位,特别在西部地区,宫颈癌居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情况 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年龄:35岁 高峰年龄:45~49岁 明显趋向年轻化 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 70年代:1.22%→80年代:1.42% → 90年代初:5.01% → 90年代末:9.8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统计) 宫颈癌生物学病因研究的进程 Harald zur Hausen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 /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