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的。面对宗教改革,天主教会进行反改革,组成耶稣会,企图复兴罗马教会,重树教皇权威。耶稣会曾在明末清初进入中国,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我们要学习的是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路德教派、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宗教改革的实质,对闵采尔的人民宗教改革思想以及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影响能够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本章参考书与思考题 1、马丁·路德著,《这是我的立场》,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 2、(美)G·F· 穆尔著:《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安长青著:《基督教笼罩下的西欧》,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4、(英)比德著:《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名词:赎罪券、马丁·路德、加尔文、闵采尔及其农民战争、〈95条论纲〉、反宗教改革运动 问答题: 1、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社会历史影响。 2、德国、瑞士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如何看待宗教改革的实质(资产阶级要求、教会民族化)? 4、路德教派(即新教)是如何确立的(即〈奥格斯堡和约〉与教随国定)? 5、路德派宗教迅速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6、简述反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影响。 第一节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的英文也和文艺复兴一样用大写“Reformation”。宗教改革的标志是统一的欧洲教会——罗马教会的不复存在。以后天主教一分为二,分为新教和旧教。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内的运用和发展。是一场涉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革命,是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它是欧洲从中世纪迈向近代社会的重要一步。 第一节 西欧宗教改革的大背景 1、西欧统一民族国家的普遍出现和教会民族化的趋势(必要条件)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推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王权日益强化,中央集权的趋势明显加强,而受罗马教廷控制的天主教会成为各大国中央集权的一大障碍。各王权迫切要求控制各国的天主教会。王权及与之结盟的资产阶级成为一大推动力量。 二、宗教改革家的目标 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说:“宗教改革家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端正由于有人滥用罗马会议,由于许多僧侣们生活放荡而遭到破坏的教律。第二,按照先前遭到镇压的某些运动的方针改革教义,并返回原始的质朴状态。第三,放松教义的控制,准许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据圣经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节 德国的宗教改革及农民战争 一、德国宗教改革的背景 在德国,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同时存在,决定了宗教改革首先爆发并发展为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德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离心力较大,即经济的分散性。 2、政治的分裂、诸侯割据。 7个选帝侯领地、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和若干个独立的骑士领地。分裂及纷争严重影响了经济大发展。 3、教廷的肆意榨取。内部的分裂、混乱使它不能够以一个国家的力量反抗教廷的盘剥,教廷的榨取比欧洲任何地方都明目张胆。贵族对此的愤恨激发了其民族意识。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爆发 为什么德国的民族矛盾表现为宗教改革?“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恩格斯语) 1、改革的起因: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 赎罪券:施舍也是赎罪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宗教领域尤其如此,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都是这样。赎罪券的英文是“indulgence”。Indulgence,我们平常说是任性、宽容的意思,但在宗教上是免罪的意思。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原罪),有罪恶感,就要赎罪。它源自十字军东征时代,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东征的成年男子可以交纳金钱来赎过,以后随着基督教会的权势化,赎罪券发展成为一种能够抵销世间一切罪过的罚款,进而演变成了剥削手段。 1517年10月31日,德国教士、维滕贝格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对这种贩卖天堂入场券的勾当感到愤怒,便写出名为《关于赎罪券的功效》的文章,第二天贴在维腾堡教堂的正门上,要求人们就此展开辩论。一场席卷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开始。这篇檄文也称《九十五条论纲》。 作为一位神学家,一个神学博士。他在讲《圣经》时,就感觉到教会有些地方做得不对,腐败、搜刮民财等都是违反基督教本义的。他认为,任何异教徒或者是基督徒有了不忠于基督的行为或思想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教会的信仰、对基督的信仰,来改变自己,来“赎罪”,最终成为上帝的人(义人),而不必去买“赎罪券”,更不必去向神职人员忏悔。他认为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完全可以通过对《圣经》的认识,直接同上帝对话,而用不着一层一层的神职人员作为中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