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情况汇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情况汇报.docx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调研情况汇报 目 录 第一部分 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与启示 一、文件纲要 二、实践经验 (一)新乡市的探索经验 (二)新乡市新型社区典型 1、卫辉市(县级市)比干社区 2、新乡县古固寨镇(富康社区) 3、七里营镇刘庄村 (三)安阳市的探索经验 (四)安阳市新型社区典型 1、曲沟镇 2、安阳市效区洪门新型农业社区?? 第二部分 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法与思路 一、新型城镇化标准 二、规划配套标准 三、洛阳城镇化建设的几个类型 四、代表性新型农村社区介绍 (一)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建设 建设模式、社区定位、社区亮点、政策支持 (二)孟津县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土地与资金政策、就业与民生 (三)、宜阳县新型农村社区 (四)、诸葛镇新农村社区 第三部分 潢川县爱国新村社区建设情况 第四部分 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新农村社区情况 一、薛店镇建设情况 二、中牟县白沙镇社区 第一部分 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与启示 一、文件纲要 “新型农村社区”的正式提出,来自于国务院2011年9月29日发出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共46条,其中第20条专讲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先后于2008、2009年前后由政府主导,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获得国务院认可,近年来不断有中央领导同志前往视察,还有不少省市组团前往参观学习。 二、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成功实践 (一)新乡市的探索 新乡市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辖12个县(市区),国土面积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7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万,耕地681.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7988元、7533元。现国务院确定该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6年开始酝酿、规划、设计、试点,2008年全面启动展开,拟把全市3570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在城镇周围、产业聚集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共规划建设352个社区,现已基本建成,新建住房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约50万人。这些新型社区大体可分为“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模式。 资金问题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难点和关键。新乡市的主要做法是: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并给农民适当的建房补贴。 资金来源: 一是财政倾斜。从2009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平均每年达5亿元。 二是农民自筹。主要用于建房。 三是贷款融资。近3年,以土地作抵押,共向农发行融资19.74亿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行对到新社区入住的农户,根据每户不同情况,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建房贷款。 四是整合各项涉农资金。这些资金分散使用,如“撒胡椒面”,很难见成效,一经整合使用,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五是鼓励社会参与。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制定鼓励企业捐资的优惠政策,累计接受社会无偿捐资2.8亿元。 六是集体经济资助。引导鼓励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资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七是实施农民财产权保值增值的筹资方案。通过上述这些办法,据已基本建成的352个新型农村社区统计,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平均每个社区6000多万元。这个数字不是新型社区最终建成的结算数字,以后还需较多的后续建设资金投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与建设大中城市所投入的资金,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因为两者投入产出的“效果比”悬殊极大。投入农村资金的效益可以说是乘法效应。也就是说,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办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要省成倍成几倍的钱。 (二)新乡市新型社区典型 1、卫辉市(县级市)比干社区。该社区因古代著名贤臣比干而命名。比干社区由4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共1180户,4520人,村庄占地1865亩,新社区规划占地720亩,可节约土地1145亩,建成后可容纳2000户、1万人居住。从2009年启动新社区建设,到目前已拆除356户,迁入新居375户。累计拆除面积261亩,已恢复生态面积70亩,复耕30亩;其余拆除、建设、复耕等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已建成区社区组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文化大院、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健身广场、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等一应俱全,总投资150万元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建设。已入住农户全部转换为城市户籍,城市就业、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等相关政策逐一落实。由此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