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 胖 病 肥胖病是指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表现为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正常成年男子的脂肪组织约占体重的15~25%,女子约占20~30%。如果超过此比例,即为肥胖,通常表现为体重超过相应身高标准体重的20%以上。 一、临床评价肥胖指标 (一)体质指数(BMI):18.5~23.9为正常 (二)腰围(WC) (三)腰臀比(WHR):男>0.9,女>0.8 (四)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五)皮肤皱褶厚度 (六)其他:超声波法、水下称重法、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量法、双光子吸收测量法、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磁共振显象(MRI)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理想体重和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超重 肥胖 WHO 诊断标准: BMI?25 BMI?30 WGOC诊断标准: BMI?24 BMI?28 男腰围 女腰围 WHO中心性肥胖标准: ? 102cm ? 88cm WGOC中心性肥胖标准:? 85cm ? 80cm 现体重与标准体重比较: 判断标准: >标准体重10%------超重 >标准体重20%------肥胖 >标准体重20~30%------轻度肥胖 >标准体重30~50%------中度肥胖 >标准体重50%------重度肥胖 >标准体重100%------病态肥胖 二、肥胖的病因 ---依病因和发病机制,肥胖病分为: 单纯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性疾病,它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同时存在,成为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继发性肥胖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在此不予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近年来迅速提高。2002年的全国居民膳食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7.1%,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一)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有家族聚集性。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率只有10%左右;单亲或双亲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率为50%和80%。 2、瘦素: 是从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食感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群大多有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3、胰岛素抵抗: 早期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食欲旺盛,脂肪合成和储存增加。 4、脂肪组织的变化: 婴幼儿、儿童期出现的肥胖既有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又有体积的增大;成年期发生的肥胖只有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饮食因素 1、摄食过多:尤其主食、甜食、油炸食品等 2、不良的进食习惯: 1)喜食高能量密度食物:甜食、油炸食品 2)不良进食行为:进食速度快、爱吃甜食、零食、边看电视边进食、睡前进食 3)进餐次数:每日进餐2~6次,其中次数少者容易发生肥胖 3、其他因素: 1)孕期营养:孕早、中期营养差者子女肥胖发生率高; 2)婴儿喂养:生后4周内添加固体食物、过食、人工喂养; 3)出生后头2年低体重,在11岁之内赶上生长发育者,成年后容易发生肥胖; 四、临床表现 轻度肥胖症者多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者因体重负荷增大,可出现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睡觉打鼾、体力活动减少等症状;尤其在登高(上楼、登山)活动时,上述症状明显。并且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一)一般表现: 1、气急、气喘:呼吸道机械压迫;代谢升高需要更多氧气 2、关节痛:过度负重导致 (二)内分泌代谢紊乱: 1、高胰岛素血症:中心性肥胖者更多见 2、对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女性容易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紊乱 (三)消化系统的表现: 1、脂肪肝 2、胆囊炎、胆石症 3、反流性食管炎 根据脂肪聚集部位,将肥胖分为两型: “苹果型”------脂肪主要集中在腰部以上的腹部,男性多见,也称“将军肚”。 “梨型”------脂肪主要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Changing for the season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5版).docx VIP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专家共识.pptx VIP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平台系统操作指南(2022标准版)(1).ppt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模板.docx VIP
- 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pdf VIP
- 2025年河北石家庄晋州市人民医院公开招录劳动聘用人员52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金学典同步解析与测评五年级上册数学.pdf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宾馆酒店住宿用餐协议.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