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ppt

第一章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章节安排 精密工程技术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涵义。 一般认为,光机电一体化是由光学、机械学、微电子学、信息处理与控制和软件等各种相关技术交叉融合而构成的群体技术。 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2)VCD放像器 实例 光盘存储 一.光盘存储的类型 1、记录用光盘 记录用光盘也称“写后直读型”(draw)盘 它兼有写入和读出两种功能,并且写入后不需处理即可直接读出所记录的信息 可用作信息的追加记录 这类系统根据记录介质和记录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作一次写入和可擦重写两类。 2、专用再现光盘 专用再现光盘也称“只读”型(read nly)。 只能用来再现由专业工厂事先复制的光盘信息 不能由用户自行追加记录. 二、光盘存储的特点 三、光盘存储的工作原理 在光盘上写入信息的装置称作光盘记录系统 光盘存储技术是利用激光在介质上写入并读出信息 存储介质最早是非磁性的,以后发展为磁性介质 非磁性的写入的信息不能抹掉,是不可逆的存储介质 用磁性介质进行光存储记录时,可以抹去原来写入的信息,并能够写入新的信息,可擦可写反复使用 原理 将载有音频、视频或文件信息的调制激光束被聚焦透镜缩小成直径1 um左右的光点 高能量密度的细束激光加热光盘的记录介质表面,使局部位置发生永久性变形,这造成介质表面光学特性的二值化改变 光盘的截面形状 由于光盘是旋转的, 而写入头是平移的,在 光盘面上会形成轨迹为 螺旋状的一系列微小凹 坑或其它形式的信息记 录点 这些信息点的不同编码方式就代表了被存储的信息数据 读出数据时,与写入信息相同,光盘转动,读数头作平移运动,即合成螺旋运动 将照射激光束聚焦在光盘信息层上 当激光束全部照在光盘信息层的平 坦区域时,反射光为亮纹 而当部分激光束落到凹坑底部时, 反射光为暗纹 只要用光电检测器接收反射回来的被信息点调制的光强,就可得到:“0”或“1”的信号 2.可擦型 同只读型类似,只是在激光束照射光盘时,使光盘表面的磁性膜磁化或使介质表面结晶状态发生变化。 另一种光存方法采用基于光热磁效应的光磁盘装置 基本设备也和光盘装置相类似,主要的区别在于采用的是磁性的记录介质 在细束激光的调制作用下,通过改变磁介质的磁化方向完成信息的存储 读出时 在信息读出时不是检测光的反射率 而是通过检测反射光的偏振状态检测信息点处的磁化方向 四.光盘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 §1.3光机电一体化的特点 §1.4光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1.4光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微型化-μFR-II微型飞行机器人 机器人为采用螺旋桨的直升飞机,可自动控制姿态、按事先指定的路线飞行。 μFR-II通过市场上销售的锂离子电池驱动。通过采用精工爱普生的陀螺仪“XV-3500CB”等,机身(不包括电池)的重量减轻了0.3g,仅为8.6g。包括电池在内,全部重量为12.3g。 MFR-II微型飞行机器人螺旋桨长136mm,高约85mm。 微型内窥镜 最新型的M2A微型内窥镜,也叫“装在药丸里的相机”。 用M2A微型内窥镜做检查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可以帮助医生看见人体长达21英尺的小肠内发生的病变,如不明显的内出血、侵犯胃肠道的克罗恩病,及小肠生长的肿瘤等。 智能化 机器人图片 机器人动画 模块化 数字化 1.?光学系统 (1) 激光聚束光路 (2) 写入光调制器 (3) 循迹跟踪反射镜 (4) 光电检测系统 2.??机械系统 (1) 转台机构 (2) 滑板机构 (3) 光电头机构 3.?控制系统 (1) 转台恒速控制系统 (2) 滑板位移控制系统 (3) 调焦控制系统 (4) 循迹跟踪系统 4.?信号处理系统 (1) 写入信号处理器 (2) 读出信号处理器 (3) 控制器 总结 特点 小型化、轻型化 知识密集 柔性化、 智能化 高精度、 多功能 可靠性高 1.机械技术 2.光学技术 3.信息处理技术 4.系统集成技术 5.检测与传感技术 6.自动控制技术 7.伺服驱动技术 1.机械技术 2.光学技术 3.信息处理技术 4.系统集成技术 5.检测与传感技术 6.自动控制技术 7.伺服驱动技术 微型化 未来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朝着微型化、智能化、模块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微电子学、光学、计算机与控制技术的每一个新的进步都会极大的推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 模块化 数字化 集成化 §1.5光机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