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效应与危害损失估计.pdfVIP

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效应与危害损失估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 要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 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动物饲料。近年来,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玉米粗缩病的 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使玉米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国内外虽对 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地理条件及环境因素的不同,玉米粗缩病的研究方 法在地区间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我省玉米粗缩病进行系统研究可为 组建适合我省应用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我省的玉 米抗病育种、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必要的依据。 通过对 5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穗长与单株产量的测定, 按玉米病株 穗长与健株穗长的比值大小推导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采用自然病圃法连 续两年对我省生产上推广和后备的  27  个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进行系统鉴 定。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根据玉米病株穗长与健穗长的比值大小,制定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 标准,即当玉米病株穗长与健穗长的比值为 0.92~1.00,0.67~0.91,0.41~0.66,  0.1~0.40 及 0 时,其对应的严重度级别分别为 0,1,3,5,7 级。经验证该划 分标准简便可靠,田间可操作性强。  2、明确了0~7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级别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玉米粗缩 病的病情严重度为 0,1,3,5和 7级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0,25%,62%,86%  和  100% ;构 建 了玉 米 粗 缩 病 病 情 指 数 与 产 量 损 失 率 关 系 的模 型 ,  Y 0.926818*(1­EXP (­((X+0.524663)/0.749684) ^1.6350)),经检验,该模型有较好 的可靠性。  3、 评价了我省生产上推广的 27个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表现。 结果表明, 在两年试验的供试品种中,中抗及以上品种有  10 个,分别为农大  108、登海 3  号、蠡玉 35、鲁单 6018、中农大311、齐单 1 号、皖玉 17、蠡玉 16、金赛 6850、 中科4 号,其病情指数在 21.41%~52.50%,占供试品种的 37.04%;其中抗病品 种 4 个,分别为蠡玉 16、蠡玉 35、登海 3 号和农大 108;高感品种有 13个,占 供试品种的 48.15%,其病情指数在 65.13%~82.43%。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 粗缩病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 关键词:玉米品种,粗缩病,分级标准,产量损失,抗性鉴定 I  Abstract  Maiz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grain crops in the worl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ood crop, but also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and animal feeds.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unfavorable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has continued to expand, and the harmful extent of the disease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maize  production.Althrough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s of the disea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subjected  to  certain  restrictions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ces of geographic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maize rough dwarf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