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依据 4
1设计依据的资料 4
2编制依据的规范及规程 4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条件 5
1地形地貌 5
2工程地质条件 5
3水文地质条件 6
四、基坑支护设计要求 7
1 安全等级及使用期限 7
2 支护体系 7
3 主要材料控制标准 7
4 主要结构构件控制标准 7
5 试验与检测 7
五、土石方施工 7
1施工机械的选择 8
2开挖流程 8
3过程控制 8
3.1放线测量 8
3.2分层分段开挖 8
3.3斜坡道设置 8
3.4注意事项 8
六、支护工程施工工艺 9
1土方开挖 9
1.1爆破控制 9
2锚杆施工 10
2.1工艺流程 10
2.2钻孔 10
2.3制作锚杆 10
2.4灌浆 10
3砼面层 10
七、施工准备与施工安排 11
1施工准备 11
1.1技术准备 11
1.2现场准备 11
1.3施工测量 11
2施工安排 12
3工期目标 12
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
1工程质量目标 12
2工程质量管理 12
2.1组织措施 12
2.2管理措施 13
2.3技术措施 13
3施工过程程序控制 14
4材料采购及管理要求 14
5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5
5.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5
5.2项目副经理岗位职责 15
5.3项目工程师岗位职责 15
5.4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 16
5.5项目质量员岗位职责 16
5.6项目其他管理人员 16
九、施工协调配合措施 17
1施工方的责任 17
2施工方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17
3施工方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17
十、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
1安全保证措施 17
1.1指导思想 17
1.2安全目标 17
1.3组织措施 18
1.4管理措施 18
1.5技术措施 19
2消防保证措施 19
3文明施工、预防疾病措施 20
十一、基坑工程监测 20
1 基坑监测 20
1.1位移监测点布置 20
1.2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 20
1.3观测频率 21
十二、 其他 21
附表1 21
附表2 22
附图1 23
附图2 24
一、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拟建场区位于**市**区**路**号。由**勘察院研究院勘察,**设计。土石方工程量约150000立方米。
二、编制依据
1设计依据的资料
1.1《总平面布置图》、《环境平面图》、《支护平面图》及《支护设计图》(各单元)。
1.2设计总说明。略,详见设计文件。
2编制依据的规范及规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开挖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岩土工程治理技术规定》YB/QK-ZY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0 idt IS09001:2000
《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1996 idt IS014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位于**路以西、**以南的地块内。边坡周长约为1000m,坡顶西北侧偏高、东南侧偏低,呈平缓坡势,最高处约8.5m。
2工程地质条件
第1层、素填土
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区。
层厚0.30~6.80米,层底标高13.28~28.82米。
褐色,松散,稍湿,以回填花岗岩风化碎屑和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和碎砖块。部分钻孔上部为建筑垃圾。
第11层、杂填土
仅4-5号钻孔揭露该层。
层厚3.10米,层底标高19.18米。
杂色,稍湿~饱和,松散。以回填煤渣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
第11层、粉质粘土
主要分布于场区东侧,其它位置也有零星分布。
层厚0.30~5.70米,层底标高11.05~26.56米。
褐色~褐黄色,可塑,见高岭土白色条带和铁锰氧化物,含少量粗砾砂,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
第16层、花岗岩强风化带(Υ)
该层在场区分布较广泛,但有部分钻孔缺失该层。
揭露厚度0.20~6.10米,层顶标高11.05~27.76米。
黄褐色~肉红色,粗粒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