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三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
要量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为研究对象,
在养成期三个生长阶段 (5 - 10 g、80 - 120 g、250 - 300 g )进行为期8 w、10 w 和10
w 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不同生长阶段的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的最适需求及饲料中不同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其摄食、生长、消化
相关生理指标及肝脏代谢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本实验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磷脂油为脂肪源,配制6 种等脂
(12.4%)、等能(20.5 KJ g-1 )、不同蛋白质水平(35%、40% 、45% 、50%、55%和
60% )实验饲料。挑选初重分别为 10 g、102.8 g 和275.1 g 的斜带石斑鱼进行摄食生
长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三个生长阶段的石斑鱼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
(P0.05 );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增加,三个阶段石斑鱼增重率(WGR )和特定生长率
(SGR)逐渐上升,然后趋于稳定或下降;饲料系数(FCR )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
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蛋白质效率(PER )则显著下降(P0.05 )。随着饲料蛋白质
水平升高,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
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保持稳定。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三
个阶段石斑鱼全鱼、肌肉蛋白含量逐渐升高或升高后趋于稳定;除第二阶段各处理石
斑鱼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外(P0.05 ),全鱼和肌肉脂肪含量均逐渐下降;除第
三阶段石斑鱼全鱼灰分含量随蛋白水平升高逐渐上升外,全鱼、肌肉灰分和水分含量
都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 (P0.05 )。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升高,第一、二阶
段石斑鱼肥满度(CF )、肝体比(HSI )和脏体比(VIS )显著下降(P0.05 );对于
第三阶段石斑鱼,CF 和 HIS 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VIS 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影响
(P0.05 )。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升高,三个阶段石斑鱼血浆总蛋白(TP )和第二、三
阶段石斑鱼血氨水平均逐渐上升,然后趋于稳定或持续上升;第一阶段石斑鱼血浆中
胆固醇(CHOL )水平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P0.05 ),而第一阶段石斑鱼血浆
中甘油三酯(TG )和第二、三阶段石斑鱼血浆中TG 和CHOL 水平均随饲料蛋白质
水平升高显著下降(P0.05);血浆葡萄糖 (GLU )的变化趋势除第一阶段无明显规
律外,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第二阶段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第三阶段则呈现为
持续下降的趋势。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三个阶段石斑鱼肝脏中谷丙转氨酶
(ALT )和谷草转氨酶(AST )活力逐渐上升,然后趋于稳定;对于第二阶段石斑鱼,
肝脏谷氨酸脱氢酶(GDH )活力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第
三阶段石斑鱼而肝脏GDH 活力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P0.05 )。三个阶段石斑鱼
胃蛋白酶活性都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呈显著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 ),脂肪酶活性
I
下降后趋于稳定,而淀粉酶活性则显著下降(P0.05 )。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升高,三
个阶段石斑鱼肝脏碱性磷酸酶(AKP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 )活
力均上升后下降,酸性磷酸酶(ACP )活力则显著下降(P0.05 )。以 SGR 为评价
指标,经折线模型和二曲线模型拟合后出,斜带石斑鱼养成期三个不同生长阶段蛋白
质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1.10%、47.40%和45.28% ;可消化蛋白质最适需要量分别为
45.38% 、41.66%和37.33% 。
2. 本实验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磷脂油为脂肪源,配制5 种不同
脂肪水平(6%、9%、12%、15%和18%)的等氮(50.5% )不等能实验饲料。挑选初
重分别为9.1 g、102.6 g 和278.5 g 的斜带石斑鱼进行摄食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
饲料脂肪水平升高,第一阶段石斑鱼成活率呈显著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 ),而
第二、三的石斑鱼成活率不受饲料脂肪水平影响;三个阶段石斑鱼的WGR 、SGR 和
PER 均随着饲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