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的经历与《中国人的特性》.pdf

明恩溥的经历与《中国人的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第4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舨) No.4.2009 of Social (总第157期) Joumal and SciencesEdition) Fuji蚰NormalUmve塔ity(PhjIosophy General。No.157 明恩溥的经历与《中国人的特性》 翁伟志 (闽江学院历史系,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明恩溥通过<中国人的特性)一书归纳了26个中国人的特性,其中绝大部分是负面的。虽然 明恩溥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追求公允,而且在中国农村生活多年的他也确实观察到许多真实现象,但是作为 外国传教士,明恩海对中国的观察主要局限于中国农村的部分底层百姓,并只能看到中国人的一个侧面。 由于中国人带来的各种障碍使他在华教务发展不顺,导致他更多关注中国人的负面信息;他也无法真正把 握中国文化,对于看到的各种现象只能凭借西方文化的标准进行衡量,由自身的感受出发对中国人进行丑 化。 关键词:中国人形象;明恩溥;个人经历;个人情感;中国人的特性 中图分类号:K825.1 文献标识码:A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人 旅行家那样走马观花,也不象外交官那样只居住 蜂涌而入。这是一片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异域,来 在几个大城市,他们为了传播福音既愿意学习中 华的西方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中国,并把自己 国文化又愿意长时间深入到中国农村与百姓交 感受到的中国录之笔端①,但同一个中国在这些 往。因此对传教士笔下中国形象的研究,我们应 文本中却得到了不同的体现,有的如出一辙,有 将眼光转向每个作品背后的作者个体,分析他们 的又针锋相对。这是因为每一个作者都不一样, 在中国的视野,获得的信息以及对所看到中国的 他们所写的中国是作者主观加工后的产物。以往 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在中国形象形成背后的 的研究大都立足于文本,忽略了文本背后作者的 个人主观能动性,体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 思想与情感。如今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本文选取明恩溥所著的<中国人的特性>一 “忽视了形象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和每个作家的独 书为个案。该书在西方以及中国都曾产生了极大 创性。也就不啻扼杀了形象的生命”…。的确这 的影响,费正清曾评价,“19世纪的西方人对中 些来华人士对中国的描述不是对以往观察的简单 复制,是他们结合自己在华的经历对中国进行重 国的幻想破灭了,这在另一本广为流传的名为 新理解后建构的。在来华西方人中,传教士这一 <中国人的特性>的书中得到了充分说明。”[2】332 群体对中国的观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他们不像 目前学术界对该书的研究主要侧重回答明恩溥的 收稿日期:2008—09—15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的大黄贸易与中外关系>(项目编号:07CZS020)的相关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翁伟志(1977一),男,福建莆田人,闽江学院历史系讲师,博士。 ①近代以来有关中国描述的西方文本敷量巨大,没有准确数字。关于文本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属形象学研究范畴。比较文学和 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多有涉及,有的学者对文本进行翻译或重新整合进行说明文本中到底描述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如朱静‘洋教士 看中国朝廷)、M.G.马森的(西方的中华帝国观)等:另外随着“他者”理论的利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