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型zno薄膜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结构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子束缚能(60mev),具备了发射蓝光和近紫外光的优越条件。它不仅具有与
GaN非常相似的特性,且在很多方面又有其独特性能。因此在紫外激光器件、
紫外光探测器、表面波导器件、气体传感器、透明电极、白光固态照明工程
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诱人的市场前景。
在P型掺杂ZnO薄膜研究中遇到的共同难题就是如何解决P型ZnO薄膜的电
学稳定性。为了提高其电学稳定性,研究人员主要围绕改进薄膜制备技术尽可
能提高薄膜的结晶质量和探寻更适合的掺杂元素(包括共掺杂元素)以及掺杂
方法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在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了C轴择优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的掺杂ZnO
薄膜。从样品的x一射线衍射谱(XRD)、表面和断面扫描电镜图片(SEM)及光致发
光谱(PL)分析可以看出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结晶质量优异的掺杂ZnO薄
膜。
根据溶胶凝胶技术的工艺特点,选择I族元素中的Li、Na和Cu作为主要
掺杂元素,选择N和F作为辅助掺杂元素,得到了Li、Na、Cu单独掺杂以及
Li.N双掺和Li.F共掺的五种掺杂Zn0薄膜。除了Cu掺杂以外的其它四种薄膜
均实现了比较稳定的p型掺杂,尤其是Li-N双掺和Li.F共掺两种薄膜的电学性
能更为优良。
在制备Na掺杂ZnO薄膜的研究过程中,重点考察了Na掺杂浓度、退火条
件以及过渡层对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初步得到了电学性
能比较稳定的P型Na掺杂ZnO薄膜。在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的P型Na掺
gin2/V·s;
杂ZnO薄膜的电学性能为:电阻率2.5x102Q·cm;霍尔迁移率2.087x102
空穴载流子浓度1.16x10埔cm-3。
对于Li掺杂ZnO薄膜,重点考察了Li掺杂浓度和退火条件对薄膜的结构、
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电学性能较稳定的P型ZnO薄膜。在优化
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薄膜的电学性能为:电阻率1.10Q·cm;霍尔迁移率10.7
cm2/V·s;空穴载流子浓度5.32×10博锄一。
采用Li.N双掺杂法得到了性能较稳定的P型导电薄膜,薄膜的最佳性能参
数为:电阻率O.34c/.cm;霍尔迁移率16.43cm2N-s.载流子浓度2.79x1019cm一。
此外,我们制作了ZnO同质p-n结,所得同质p-n结具有较好的整流特性。
采用Li.F共掺杂法得到了性能较稳定的P型导电薄膜,薄膜的最佳电学性
能为:电阻率1.1x10。3Q.cm;霍尔迁移率273.6cm2N·s;载流子浓度2.10x1019
cm一3。
关键词:溶胶凝胶,P型ZnO薄膜,结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
Abstract
ZnOisaII-VI semiconductorwithadirectwideband of3.37
compound gap
at
eV room anda wurtzite
temperaturehexagonal structure.Asanew of
type
functional hasexcellentandelectrical exciton
material,ZnO optical properties.With
of ionizationof26meVatroom
bindingenergy60meV(theenergy temperature)and
ultravioletstimulated under
strong emission,ZnO differentconditionscan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