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地一体 宽带无限 中国电信 深圳分公司 IPSTAR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及应用 卫星通信的特点 广播特性 通信距离远 建站费用不随通信距离而变化 业务开通迅速、灵活 支持非对称传输 支持的业务种类多,能传输电视、广播、电话、数据等多种业务类型 卫星应用的现状(一) 卫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广播电视领域电视和电台节目广播、新闻采集(SNG)、节目分发、节目交换 电信领域IDR业务、话音通信、数据传输、Internet宽带接入、寻呼联网 金融领域银行结算、股票交易及行情发布、地面网络备份 教育领域远程教育 专用通信网Intranet联网、企业信息网络互联、数据采集、生产遥控/遥测、电视会议 … … 卫星应用的现状(二) 由于地面通信网络的完善,卫星通信遭遇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大容量、低价格的光纤通信网络的冲击下: 原大量通过卫星传输的IDR、数据专线、电话等业务逐渐萎缩 宽带接入等新兴应用,由于价格因素,不能进入家庭等大众市场 由于其天然的广播特性,卫星电视广播业务一枝独秀,但国内的政策管制,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地面通信也不是万能的 虽然地面通信网络容量大、价格低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能无缝覆盖 对于全国性电路需求,由于分属不同的运营商,协调难度大 在点多面广的情况下,综合费用高 末梢电路可靠性较差,发生阻断时恢复时间长 以上地面网络的不足正是卫星通信的长处,卫星通信可以作为地面通信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卫星通信是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 天地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IPSTAR IPSTAR系统,是一座建立在大容量多波束的IPSTAR-1卫星基础上的天基宽带卫星通信网络 IPSTAR-1卫星总容量达45Gbps,是一颗传统通信卫星容量的20-30倍 IPSATR-1卫星的单位带宽容量的成本远低于传统卫星 IPSTAR系统具有充分的比较优势 将推翻人们脑海中卫星通信“昂贵”的观念 充分发挥了卫星通信的”无处不在、业务开通灵活便捷”等优势 IPSTAR系统概览 IPSTAR系统是一个完全基于IP技术的宽带卫星通信广播系统 由IPSTAR-1卫星、业务关口站和小口径天线地面终端组成 拓扑结构:星型 关口站工作于Ka频段,端站工作于Ku频段 即关口站到终端的前向链路为Ka上行,Ku下行 终端到关口站的返向链路为Ku上行,Ka下行 由IPSTAR-1卫星完成Ka-Ku频段的交链 端站与地面宽带网络以及相互之间的业务连接和交换由关口站完成 IPSTAR系统网络结构 关键技术参数 IPSTAR-1卫星 制造商: 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卫星型号: FS-1300L 卫星功率: 14 KW 发射重量: 约6500 kg 设计寿命: 12年 发射时间: 2005年8月11日 运载火箭: Ariane 5 IPSTAR-1卫星的覆盖范围 IPSTAR-1卫星对中国的覆盖 IPSTAR关口站的构成 IPSTAR关口站 IPSTAR关口站的主要功能: 接入控制、授权、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计费数据采集; 卫星及地面网络资源管理; 收集、存储、统计和处理计费信息; 为用户终端提供基于IP的包交换; 提供IPSTAR系统与地面网络之间的接口 服务于中国地区的关口站有三座,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相互之间通过地面光缆相连接 IPSTAR用户终端(UT) IPSTAR室外单元 天线 0.84 米、1.2 米、1.8 米 上变频模块(BUC) 0.25 瓦、1 瓦、 2瓦 LNB 馈源 IPSTAR可搬移天线 IPSTAR中国业务网络组成 IPSTAR系统采用的新技术 空间段 采用“蜂窝状”多点波束覆盖,有效提高了带宽和频率的利用率 动态功率管理系统可根据天气的变化优化每个波束的功率输出,从而提高星上载荷功率的利用率,并保持良好的链路可用度 地面段 新的编码和调制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信道的传输效率(达到2.4-3.5bps/Hz),降低了地面设备对功率的需求(可以使用更小的天线和功放,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卫星链路的可用度 动态带宽管理(DLA)技术能动态地调整带宽(调制或编码方式)以满足天气条件的变化,从而保证链路的高可用性 调制和编码率的自适应调整 动态带宽管理(DLA)的工作过程 IPSTAR系统的综合优势(一) 系统得到最优化设计 IPSTAR系统是由IPSTAR-1卫星、关口站和用户终端有机结合的一个天地一体的全IP宽带接入网络。自IPSTAR项目之始,卫星载荷、关口站和用户终端既是作为整个系统的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因此相互之间可以做到有机的结合和协调 链路可靠性高 IPSTAR系统采用了星上动态功率管理和动态带宽管理等新技术,解决Ka和Ku波段卫星通信降雨衰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