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用量子荧光微球的制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芯片用量子荧光微球的制备

摘要 近年来,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生物检测领域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 前景。本文对量子点及量子点荧光微球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为应用于生物芯片检 测技术提供实验依据。 首先用胶体化学法成功制备出尺寸均~、分散性好且有较高结晶度的CdSe 量子点。各种不同的cdSe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535nm.580nm,粒径范 围为2.8nm.4.37nm,荧光发射半峰宽范围为23—29nm,量子产率最高可达73%。 分别研究了反应时间,配体种类及用量等对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UV),荧光分光光度计(PL)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 长,CdSe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红移,粒径逐渐增大;采用磷酸三辛酯 (TOP)溶解Se粉制备Se前体更有利于制备多种不同颜色量子点;随着配体十 八胺(ODA)及三正辛基氧化磷(TOPO)浓度的增大,CdSe量子点的吸收和 发射光谱发生红移,粒径逐渐增大。 又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SILAR)对油溶性CdSe量子点进行表面改性, 制备出多种不同的核壳结构量子点,并通过UV,PL,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研究改性前后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型 貌,粒径及内部结构。改性后,各种不同的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出 现红移,最大的荧光发射波长为624nm,荧光发射半峰宽范围为30nm.40nm, 量子产率从改性前的O.1左右可提高到0.688。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含CdS和ZnS 合金壳层的量子点,既最大限度的提高量子产率(0.5.O.7左右),又有效的控制 荧光发射峰半峰宽(30nm.36nm)。 再利用自制的量子点制备了两种拟用于生物检测的量子点荧光微球: (1)采用溶胀法成功制备出多种量子点聚苯乙烯(PS)荧光编码微球;荧 光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果说明:核壳结构量子点对Ps微球染色效果要优 于CdSe量子点;通过调节溶胀时间可以获得不同强度编码的荧光微球,而溶胀 剂与量子点用量的改变则难以获得不同强度编码的荧光微球。 (2)成功制备了氨基化量子点二氧化硅荧光微球。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和荧光免疫检测的结果说明 氨基化量子点二氧化硅荧光微球在生物检测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有希望应用 于生物芯片领域。 关键词: 量子点聚苯乙烯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编码微球免疫检测 ABSTRACT totheir exhibit dots(QDs)haVe Recently,duespecialopticalproper吼quantum theresearchof their bio—detection6eld.Thisfocuseson preparation potentialin p印er for detection. and fluorescence is the of biochips QDsQDs microspheres,which Inthis CdSe colloid dots(QDs)by paperwesuccessfullypreparedquantum were and the monodisperse.About chemisn了me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