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抑制与颠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抑制与颠覆.doc

抑制与颠覆   [摘要]莎剧《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和中国古典小说《再生缘》中的孟丽君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女扮男装形象,她们的机智才华都是对男性权力话语的颠覆。然而,鲍西娅在爱情和家庭观上的妥协顺从反映了男性权力话语对女性话语的绝对抑制,是男权社会借女性之口宣扬符合男权要求的女性爱情观; 孟丽君对独立人格和忠贞爱情的追求则张扬了女性自我,反映了女性话语对男性权力话语的颠覆。   [关键词]抑制;颠覆;女性话语;权力话语      莎士比亚在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形象鲍西娅,她女扮男装作律师,在法庭上智斗犹太高利贷商人夏洛克,挽回了丈夫的朋友安东尼奥的生命。她的口才和智慧使剧中所有的男性都相形见绌。有人据此认为鲍西娅是“完美的女性代表”。无独有偶,我国清代才女陈端生在长篇小说《再生缘》中也塑造了一位女扮男装的年轻女子孟丽君,她中状元官至宰相,提拔夫君皇甫少华,助其伸冤。她的才干让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自愧不如。陈寅恪认为《再生缘》可与印度、希腊的古史诗媲美:“世人往往震矜于天竺、希腊及西洋史诗之名,而不知吾国亦有此体。”郭沫若也赞同陈寅恪的观点,并认为,陈端生比诸18、19世纪英法大作家们,如司各特、司汤达、巴尔扎克,“实际上也未遑多让”。无论才貌、胆识或是性格,鲍西娅和孟丽君都有颇多共同之处,然而对待爱情,她们的态度却大不相同:孟丽君比鲍西娅有更强的独立愿望,对丈夫的忠诚更为苛求,选择夫君的标准也更为理性严格。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也许并不在于东西方文化的迥异,而在于作者立场的不同,即莎士比亚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上宣扬女性爱情观,维护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因此鲍西娅在男权话语下妥协顺从,《威尼斯商人》反映了男性话语权力对女性话语的成功抑制;而陈端生则从女性的立场出发,表达她们对爱情的理解,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再生缘》反映了女性对男权话语的反叛与颠覆。   颠覆与抑制是英国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提出的概念: 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统治者允许并鼓励颠覆和抑制同时存在,通过适当地刺激普通大众对现存统治秩序的颠覆,在不危及统治阶级的实质利益和不改变统治关系的基础上,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从而达到对真正有破坏力的颠覆给予安全抑制的目的。鲍西娅在法庭上充分展现了她的智慧,可以看作是对男权话语的颠覆,但她的颠覆是有限的——身着男装,以男性身份说话,展现的是男性的力量;而一旦回到家她就扮演起温顺妻子的角色,抑制比颠覆显得更为强大、绝对,无处不在。相比之下,孟丽君虽然也着男装,以有限的方式对抗男权,但对待爱情与家庭,她不屈服于男权社会对她的期待,她的反叛与颠覆比鲍西娅更加彻底。   首先,从女性对独立的要求来看,鲍西娅为了爱情甘愿抛弃独立自主的生活而成为丈夫的仆从;孟丽君则相反,一旦她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就不愿失去独立,即使牺牲爱情也在所不惜。   鲍西娅为了爱情放弃独立。她原是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父亲去世,留给她巨额的财富,豪华的住宅和众多的仆人。在自己家里她就如同女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她对自己的独立、自由和权利似乎并不看重,一旦巴萨尼奥选中装着她肖像的铅盒,成为她的丈夫,她就对巴萨尼奥说:“我自己以及我所有的一切,现在都变成您的所有了;刚才我还拥有着这一座华丽的大厦,我的仆人都听从着我的指挥,我是支配着我自己的女王,可是就在现在,这屋子,这些仆人和这一个我,都是属于您的了,我的夫君。”不可否认,鲍西娅深爱着巴萨尼奥,当时的法律和社会习俗也规定丈夫有支配妻子和她的财产的权利,但让一位独立富有的女人在瞬间毫无怨言,甚至满怀欢欣地放弃她所有的财产和权利,做她丈夫温顺的仆人,似乎不大符合女人的心态,倒是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的男性心理:他们希望在婚姻中享有绝对的支配地位,不论妻子比丈夫富有多少,能干多少,她们都只能居于从属地位。男性的这种愿望如果借女性之口表达出来,就更显得合情合理,似乎这是女性自愿遵循的道德准则。莎士比亚正是借鲍西娅的言行树立符合男性利益的女性道德规范。尽管鲍西娅在法庭上尽显其智慧的锋芒,她却毫不自傲,案件了结就迅速返家,重新做巴萨尼奥顺从的妻子。她对巴萨尼奥表白自己:“她有一颗柔顺的心,愿意把她奉献给您,听从您的指导,把您当作她的主人、她的统治者和她的君王。”过着独立富足生活的聪慧女子,为了爱情竟会放弃独立,甘愿做丈夫的臣仆。这一番表白, “认同男性主流文化,表现出顺从与自得”,是男性作家笔下对符合男性利益的女性道德典范的宣扬;在女性作家陈端生笔下,孟丽君对独立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孟丽君不愿与皇甫少华相认,原因之一是不愿失去独立。孟丽君为躲避刘家逼婚,女扮男装深夜逃出家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