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抗心律失常药.ppt
第17章 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 drugs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辛志伟 Introduction 2 2、按冲动来源分 窦性:窦房结 室上性:心房及房室交界 室性:心室(含浦肯耶氏纤维) 二、心肌正常电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1、按功能分 特殊心肌:窦房结~蒲氏纤维的传导组织 普通心肌:心房肌、心室肌 Introduction 4 (二)动作电位(APD)与离子转运 (三)心肌电生理特性 1、传导性: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有关(与最大舒张电位有关) 2、自律性:与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4相自动除极速度有关。 3、兴奋性:与ERP/APD有关。比值大则兴奋性低。 Introduction 5 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自律细胞在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低血钾、胞膜受牵张时,自律性可增高;非自律细胞在缺血、缺氧时可出现异常自律性。 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1)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复极的2相、3相;Ca2+内流过多 (易致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Introduction 8 四、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 (一) 降低自律性(Na+、K+、Ca2+) 1、阻断?受体→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降低4相斜率 2、阻滞Na+或Ca2+通道→降低4相自动除极速度并提高阈电位 3、促进K+外流→增加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和背景电流 4、阻滞K+通道→延长APD→降低心率 Introduction 10 3、阻断?受体及抑制Ca2+内流→抑制房室结(慢反应细胞)传导性→变单阻为双阻,并延长其ERP→消除房室结折返。 五、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drugs used frequently 2 【常用药物】 (二)Ⅰb 类 【药理作用】 轻抑Na+内流(?recovery1s) ,低促/高抑K+外流 1、降低异位起搏组织自律性 2、改善病区传导 3、相对延长ERP 作用部位:心室肌、蒲氏纤维(主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常用药物】 drugs used frequently 3 (三)Ⅰc 类 【药理作用】 重抑Na+内流(?recovery10s) ,对复极影响小。 1、降低自律性 2、减慢传导 3、绝对延长ERP 作用部位:心房肌、心室肌、蒲氏纤维(广谱) 【常用药物】 drugs used frequently 7 作用部位:窦房结、房室结(主用于室上性) 【常用药物】 五、其他类 腺苷(adenosine) 【来源】 为一种内源性天然嘌呤核苷酸,人体内正常水平为0.03~0.3 mol/L。 【体内过程】 体内代谢快,t1/2为10~20 秒,故静注宜快,否则在到达心脏前就已被消除。 drugs used frequently 9 3、诱发心律失常:偶致心动过缓、停搏、传导阻滞等。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者慎用。 第3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不良反应 一、共同不良反应 1、低血压: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可因抑制心血管系统而致血压下降。 2、诱发心律失常:多见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原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房室传导阻滞者尤易发生,以ⅠC类最多见。 Adverse effects 3 3、胺碘酮:肝炎、角膜褐色颗粒沉着、甲状腺功能失调、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 4、利多卡因:中枢抑制、惊厥、呼吸抑制。 5、美西律:神经症状-震颤、眩晕、共济失调。 心肌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nd ionic transport 早后除极与触发电位 迟后除极与触发电位 单向传导阻滞与折返激动 常用Ⅰa类药物 常用Ⅰb类药物 常用Ⅰc类药物 ?-R blockers used frequently 常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Calcium channels blockers used usually 腺苷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药理特征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疗效比较 Basic acting mechanism of anti-arrhythmics 抗心律失常药的常见不良反应(1) 抗心律失常药的常见不良反应(2) Classification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 0 0 ↓ 0 ↓ 奎尼丁 利多卡因 普罗帕酮 普萘洛尔 胺碘酮 维拉帕米 Ⅰ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1~10s) Ⅰb类(1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