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检测题3》.doc
云阳县2015年下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检测(五)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9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档案(dàng) 喑哑(yīn) 卓越(zhuó) 预兆(zhào)
B.骸骨(hái) 篝火(gōu) 篡夺(cuàn) 静谧(mì)
C.轻盈(yíng) 劫掠(jié) 吮吸(shǔn) 窸窣(sū)
D.狩猎(shǒu) 气氛(fēn) 葱茏(cōng) 撇开(piě)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喧嚣 畅谈 潜行 开膛破肚
B.悬殊 顷刻 贪婪 海枯石烂
C.俘虏 茏罩 妒忌 昂首挺立
D.溅落 点缀 谚语 遥遥在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B.秋冬季节交替,天气变化无常,感冒的人也增多了。
C.对于房价在全国更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D.灾难来临时,许多人都会惊惶失措,束手无策。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如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
②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的辉煌。
③许多沙漠植物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
④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⑤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
⑥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归于安静的等待。
A.⑤④①②③⑥??? B.③②⑥④①⑤???? C.③①②⑥④⑤??? D.⑤③①⑥②④
5.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其中的语言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材料】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现代汉语词典》)
A.化石是由年代久远的石头变成的 B.化石可分为遗骸化石和遗迹化石等类别
C.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进程 D.研究化石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6.根据划线句子进行仿写,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 ????????? ;?????????????????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1分)
(一)古诗文积累(6分)
7.默写填空。(6分)
(1)李清照《如梦令》表现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 , 。
(2)晏殊《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
(3)杜牧《泊秦淮》中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加点的字。(4分)
(1)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 )不亦颠乎( )湮于沙上( )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3.第②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第③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4分)
14.第②段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