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物膜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生物膜法.ppt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1.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2.生物流化床 3.其他新型生物膜工艺 1、生物膜—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工艺: 活性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串联、悬浮滤 料活性污泥法 2、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3、生物膜反应器: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式生物反应 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 13.3.4 生物转盘设计计算 § 13.3.5 生物转盘法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1.生物转盘法的应用 水量较小的污水处理工程 完全处理、不完全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 2.生物转盘法的研究进展 1、空气驱动生物转盘 DO↑ η↑ 活性↑ 易操作维护 2、与其它设备组合 1)与沉淀池组合生物转盘 ①与二沉池组合 ②与初沉池和二沉池组合 2)与曝气池组合 3、藻类生物转盘 藻菌共生体系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计算 4 1 2 3 概述 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流程 13.4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池构造 § 13.4.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13.4.2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1、一级处理流程 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排放 (简单,易维护运行,投资低) 2、二级处理流程 完全混合和推流的特点 一级:F/M2.1 二级:F/M=0.5 3、多级处理流程 § 13.4.3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 § 13.4.4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计算 § 13. 5 生物膜法的发展 1.曝气生物滤池(BAF) 1、概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源于欧洲,90年代初得到 较大发展。 1)优点:①从投资看:不设二沉池,水力负荷、容积负荷高, 停留时间短,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低。 ②从工艺效果看:生物量大,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耐低温,不发生污泥膨胀,出水水质好。 ③从运行看:易挂膜,启动快。 ④氧传输效率高,曝气量小,能耗低 2)缺点:①对进水SS要求高(100mg/L,最好60mg/L) ②水头损失较大 ③反冲洗水流入初沉池有较大冲击负荷,可能引起滤 料流失。 ④产泥量大,污泥稳定性差。 2、曝气生物滤池构造及工作原理 1)构造:池体、布水系统、布气系统、承托层、滤料 层、反冲洗系统 2)工作原理:污水从上部进入滤池,并通过由滤料组 成的滤层,在滤料表面形成有微生物栖 息的生物膜。在污水滤过滤层的同时, 空气从滤料处通入,并由滤料的间隙上 升,与下向流的污水相向接触,空气中 的氧转移到污水中,向生物膜上的微生 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丰富的有机物。 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物被降解。 1.曝气生物滤池(BAF) 3、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 1)下向流(BIOCARBONE):早期应用,负荷不高;纳 污率不高,易堵塞。 2)上向流:①BIOFOR:布气布水均匀;纳污率高,反 冲洗间隔时间长;氧传递利用 率高。 ②BIOSTYR:采用新型轻质滤料—— (Biostyrene);滤床分为上 部的曝气反应区,下部的非曝 气过滤区 1.曝气生物滤池(BAF) 1.曝气生物滤池(BAF) 3、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工艺设计参数: 1)水力负荷、容积负荷 负荷类别 碳氧化 硝化 反硝化 水力负荷/[m3?(m2?h)-1] 2~10 2~10 — 容积负荷/[kgX?(m2?d)-1] 3~6 3~6 1.5(10℃) 2.0(20℃) 2(10℃) 2.0(2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