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子之心.ppt

赤子之心 童心·童真·童趣 钱梦龙题词(2003、11): “教师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题记) 《“赤子之心”的三种教学实践》(《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8日“读书周刊”第8版) “每个教师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只要不太健忘,只要仍然葆有一颗‘赤子之心’,总能以自己的心发现学生的心,这种以发现心的艺术,精神沟通的艺术,正是最重要的掌握教学艺术的艺术。” 把童年时代召唤到当下,让赤子之心在他身上复现,也大大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经验体会的分享。 天才是成人对童年的重新捕捉,是成人的心灵重新焕发出儿童般的好奇和兴奋。 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22日): 苏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民主,才会充满情趣,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钱理群《我的教师梦》(《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2月版): “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中学与大学都教过,不知道教了多少届的学生,差不多每一届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由陌生、紧张到心灵沟通的过程。这样,我就始终保持着一种教育的新鲜感,每教一届学生,甚至每上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新鲜感,我称之为‘黎明感觉’。我知道这很不容易,因为任何一件工作,包括教师的工作在内,一旦成为职业,人就会产生职业性的倦怠感,就有可能变成‘机器’,变成‘油子’,所谓‘教书匠’就是这样的‘教书机器’、‘老师油子’。坦白地说,我热爱教师工作,却惧怕成为这样的‘教书匠’,因为这涉及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存在方式。在‘黎明感觉’的背后,是一颗赤子之心,是一颗‘永远年轻’的精神状态。” “虽然我的外貌变老了,头发白了,但还是当年那股精神头儿,我也觉得我的心态比较年轻。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结于我这一辈子都在教书,都在与青年打交道。你面对的永远是天真的赤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你从这些赤子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养料,汲取生命的元气,你就永远年轻。” 商友敬《可亲可敬的孩子和老人》(《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2月版): “我惊异的发现:那时的作者和读者、先生和学生(《开明国语读本》)竟是如此的亲密无间,大家都以自己赤诚的心来相待——这一切,真是久违了。” “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个个都是‘大孩子’、‘老孩子’,没有一个不怀着一颗童心,没有一个不说一口童言,没有一个不保持着一份童真和童趣。” “近来常常听人说:‘人生在世,只有两头是真的:一是儿童时代的天真,一是老年之后的真诚。’我读这位百岁老人的著作(周有光《百岁新稿》),时时感到他有一颗天真而又真诚的童心,这就是‘赤子之心’。他没有任何顾虑了,他再也不必左顾右盼了。他就这么直截了当地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而他的心是多么真纯,更珍贵的是他的思想是多么深刻,是一辈子的经历和一辈子的思考,才铸就了他如此真纯而深刻的话语。” 朱永新《童心未泯李镇西》(《教育文摘》2006年第23期): 李镇西是我的学生,作为”教育在线”网站的总版主,他为自己选择的头像却是一个光着身子操着尿不湿\不断扭屁股舞蹈的小孩子。他的网络签名是:不愿长大!这确实是李镇西的生动写照.这种不随岁月老去的童心,表现在他的文章里,行动里,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善良之心,对社会正义的正直之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对课堂艺术的创造之心,对日常生活的赤子之心…… 他是一个始终保持着童心的”真人”!因为童心,李镇西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他那里,”爱心”不是标签,不是拿来走近学生换取信任的技巧,而是一言一行、随时随地流露出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 高万祥《阅读李镇西是一种缘分》(《我的教育苦旅》,“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二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我只觉得,真正的“人才是永远也无法成熟的的儿童”。对教育、对语文、对学生、对社会,李镇西是一直保持着一份童真般的好奇和热情,这是最值得称道、最值得钦佩和学习的一个真正教育家的品质。 李镇西《睿智与纯真》(王开东《教育:非常痛,非常爱——王开东教育随笔》序): 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开东那一颗纯真的童心。 这个世界上有学问的人多了,可有人有了一点才气或者读了几本别人没读过的书(比如不但读鲁迅胡适李泽厚刘小枫张志扬徐友渔葛兆光,还读尼采马尔库赛福柯杰姆逊塞伊德……哇塞!光听这些名字就让你晕了,由不得你不自卑),就以“启蒙者 ”“孤独者”傲慢的眼光视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