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佟德志、牟:《缺失宪政的民主革命及其困境》载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3年版。
缺失宪政的民主革命及其困境
——评勒庞的《革命心理学》
佟德志 牟硕
法国革命上演了欧洲历史上触目惊心的一幕西方学术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思潮由此而生发的学术探究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绵延不绝的一条线索。柏克从某种意义上说,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的柏克”。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位比柏克更有发言权的“柏克”对于法国革命的分析依然显得清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等历史事件为主线,剖析了大众的心理对法国大革命后大众心理演进做了追踪式的描述。独心理学方法一把刀,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勒庞更是“血淋淋的柏克”。
勒庞的革命心理分析正是对这一缺乏宪政制约的民主革命的反思,这正是勒庞指出的那种“以独裁形式存在的民主勒庞用“集体的暴政”称呼法国大革命一个世纪的暴乱和革命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且指出,的集体的暴政即“多数人的暴政”。
勒庞认为,“大众民主”这一“教义”是那些“革命家”们创造出来的,它杂糅了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对暴君的憎恨以及人民主权等等内容,被用来作为不证自明的“福音书”。
然而,这样一个混乱的理论根本不是革命的民主想要达到的目的。勒庞指出,
“在大革命开始的时候,自由、平等、博爱之类的格言确实表达了人们的真实希望和信念;但是,随着革命的发展,嫉妒、贪婪以及对优者的仇恨到处泛滥,而这些格言则很快地成了人们为此进行辩护的合法借口,沦为这些邪恶情感的遮羞布。在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口号的后,大众要摆脱纪律限制才是真正的动机。
勒庞服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论述,是一个多世纪前“柏克预言”的忠实听众。勒庞认为,当罗伯斯庇尔真诚呼喊我就是人民!朕即国家是不是对他鼓掌来判定人民人民作为一个目的就再也不存在了,人民被当作个人野心的手段,成为掩盖罪行的遮羞布,招摇撞骗的护身符。托克维尔则认为,尽管纯粹的民主社会虽然能够繁荣昌盛,但是,“在此类社会中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正是缺少了一场对民主的革命,大革命产生出更专制的民主专制制度
二、宪政民主及其困境
勒庞所推崇的正是那种以英国为“楷模和榜样”的宪政体制,它们在法国的思想源头正是以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代表的早期启蒙运动所推崇的。事实上,勒庞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民主,他心目中的理想民主制度正是英美的自由民主制度。在这样的国家里,在谈到真正的民主国家时,我们实际上仅仅是指英国和美国。在那里,民主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它们都遵循着相同的原则——尤其是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完全的宽容;在那里,宗教迫害是闻所未闻的;在各种职业中,真正的优越很容易显示出来,只要具备必要的能力,任何人无需论资排辈就可以得到某个职位。在这两个国家中,没有什么能够对个人的努力构成障碍。
从民主革命与宪政的关系来看,民主革命解决了一个权力由谁行使的问题;而宪政革命则解决如何来行使的问题。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这两个革命是衔接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这就说明,在革命的民主之后,还存在一个民主制度化的过程,即以民主的法制化为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主的要素同民主制度化即宪政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
政治科学家爱克斯罗德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过这样的实验:游戏者被要求玩上200次“囚徒困境”的游戏。这种“重复的囚徒困境”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多重动态博弈。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吃惊,竞赛的桂冠属于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阿纳托·拉帕波特提交上来的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
反观法国大革命制宪的历史,我们发现,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博弈模式陷入的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民主制度化进程的结果违背了民主,而它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民主”的背叛,违背“民主”的“宪政”反过来遭到“民主”的背叛。
在法国,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宪法出台。早在1843年,恩格斯就指出法国最近五十年来,接二连三发生暴力革命形形色色的宪法——从激进民主主义到赤裸裸的专制主义各式各样的法律实行很短一个时期以后就被抛到一边而为新的宪法和法律所代替
这准确地描述了法国革命的历史。法国大革命期间,先后制订了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1799年宪法等宪法,其变化之频繁令人目不暇接。从年定过八部宪法平均年左右就有一部新宪法。法国成了宪法的试验场,这在任何其它民族的历史上是找不到的。
三、心理分析及其作品缺憾
勒庞对的大众心理研究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其开创性的工作虽显粗陋,但其研究问题时所持有的新鲜视角、文理兼修的博学不但开创了政治心理学的独特视角,亦给政治学带来一股清风。其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极大地开拓了政治研究的领域,对后来西方政治心理学乃至政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