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一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docVIP

【历史】必一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一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

必修一专题三:3、新民主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选择题(共46小题,共0分) 1.2.3.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下列四种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5.6.7.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8.9.10.11.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12.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3.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的国情 D.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共产国际帮助 14. ) A.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 B.基本了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 D.革命形势发展到和江流域。 15.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 D.一切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阶级 16. ) A.以国民党身份组织工人运动 B.独立建立中国的武装力量 C.成功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 D.坚决回击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 17. ) A.共同的政治目标 B.共同的革命立场 C.共同的经济立场 D.共同的思想认识 18. ) ①五四运动 ②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③北伐战争 ④国民革命军东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21.2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红军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B.遵义会议后红军获得了新生 C.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D.红军到达陕北后开始抗战 23.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B.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24.25. A.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 26.27.28.29.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胜利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30. A.1927年八七会议 B.1935年的遵义会议 C.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 D.1937年的洛川会议 31.32. A.瑞金 B. 西柏坡 C.遵义 D.井冈山 33.34.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A.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35.36.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37.38.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D.军民鱼水情 39.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40.41.4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