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课件(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学课件(新).ppt

第一章 民俗学概论 第一节 民俗和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这种文化在其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例子: 过年的习俗举例。 人生仪礼?诞生仪礼举例: “洗三”:做三朝。 “满月”:又称“弥月”。 “周岁”:古称“周晬”。《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研算称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理解定义时需注意: 1、关于民俗中的“民” 2、民俗的本质——传统文化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传统应具有的特征: 必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东西 ;传播方式:“口头”或者“行为”或者“风俗”或者“物质”;传播途径:非正式性;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 。 (二)对民俗概念的不同理解 1、古文化遗留物说 主要是人类学派的观点。英国。 弗雷泽:民俗是“在别的事情已经升到较高平面的民族那里,所见到的较原始的观念和举动的遗留物”。 班尼:“民俗学是一个概括的名词,其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流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保留于文明民族中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例如,民俗学家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的祭献等事。” 附:名著介绍 《金枝》,詹姆斯?乔治?弗雷泽(1854-1941)著,1890年出版,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1832-1917)著,1871年出版,人类学领域的经典。 《民俗学手册》,班尼(Charlotte Sophia Burne)著,1914年出版。 (二)对民俗概念的不同理解 1、古文化遗留物说 2、民间文学说 主要流行于美国和苏联。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研究得最多的民俗现象也是民间文学。 3、传统文化说 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民俗排斥在外,大多仅关注于文化落后的人群,即所谓的野蛮民族、农民和边远地区的居民。 二、什么是民俗学 (一)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1、国外的情况 一般认为始自英国人威廉·汤姆斯(William Thoms)于1846年提出的“folk-lore”一词。他在1846年写给《雅典娜神庙》杂志的一封信中提及该词。 汤姆斯的贡献在于确定了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 2、中国的情况 作为一般名词的发展:“俗”—“风俗”(习俗、民风)—“民俗”(文献引例) 作为学术用语: 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 1922年北大创办《歌谣》周刊,“民俗”一词被直接运用到学术界; 1927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民俗”便成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 文献引例: 《礼记》:“礼从宜,事从俗”。 《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白虎通义·巡狩》引《尚书大传》云:“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 《汉书·王吉传》载吉上疏云:“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诈伪萌生,刑罚无极,质朴日销,恩爱浸薄。” (二)民俗学的定义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几个方面。 (三)国外民俗学研究历史简介 1、民俗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大量地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源,需要协调和缓和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矛盾。 班尼:“民俗学对于人类知识的总量上不能希望过分的贡献,但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效果当会从这种研究中生出来,即:统治者对于隶属民族可以由此得到较善的统治法。” (三)国外民俗学研究历史简介 2、各国民俗学研究早期的特点 英国: 德国:早期代表人物是格林兄弟 ,1812年出版的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故事》,标志着民俗学在德国的诞生。 日本:创始人——柳田国男,将民俗学强调为“自我反省之学”、“经世济民之学” ;殖民、侵略的需要,日本民俗学家对邻近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民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敌对国家的民族性格、社会生活、民俗传统的研究,以便当局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中国民俗学研究历史简介 中国把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1、时代背景 政治的变革、混乱带来社会其他方面的变革。西学东渐,文化界打破了中国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知识界掀起了以白话文写作的文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