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定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定稿.ppt

复习导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老之学在汉初兴起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知道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掌握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汉初政治的特点,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之情. 自主学习环节 1 对照基础案,将问题和答案标注在课本上; 2 有疑问标出来等到探究时解决; 3 理解并记忆基础知识,准备抢答。 你都做到了吗? 黄 老 之 学 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 ,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见导学案之探究案 小组展示点评 * * * * * 004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 ? ?? 024主张“仁义”和“王道”强调君舟民水的思想家??? 022光大儒家“仁政” 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亚圣” ?????? 孔子 孟子?? 荀 况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1、背景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陆贾):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史记·陆贾列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黄老之学实行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背景:①客观上: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所需;     ②主观上: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巩固统治。 “老”:老子的学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黄”:黄帝的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后汉书.食货志》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存在着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社会环境变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否也要随着变?怎么变?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怎么办? (1)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匈奴南下侵汉;诸侯“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七国之乱) (2)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 (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崇 “有为”而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原因 1.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 2.政治:政治稳定,但臣下与君主、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3.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 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答案提示 三年不窥园 汉景帝执政的时候,董仲舒经过苦心钻研,终于达到了“专精于述古”的程度,当上了官方讲授儒家经典的博士。可是,那时他还没有得到汉景帝的重视。于是,他写了一篇《士不遇赋》,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从此,他不再出家门,整天坐在家里,专心致志地钻研儒家经典学说。 他屋后有个园子,虽不算很大,但景色却颇有别致。园内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冬秋不衰,春夏尤艳。还有那曲径小道,幽雅清逸。为了领会《春秋》中的微言大意,他狠下心来,刻苦攻读,三年不进园子一步,甚至眼睛也不朝园子望一望。成年累月地读书,连阳光也不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