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人民版【会员独享】.docVIP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人民版【会员独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人民版【会员独享】

2010—2011学年(上)杏南中学高三历史12月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计60分)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产生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3.孔子说:“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C.思想观念不同 D.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5.“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7.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项目 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人间喜剧》 戏剧 巴尔扎克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体裁 B.作者 C.特点 D.评价 8.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 C.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9.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 B.真实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象 10. 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指出出现表中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 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 B. 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 古代中国战乱较少 D.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11.图8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局部),对此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唐太宗为玄奘取经而撰的序文 ②碑文书体工整清晰、活泼潇洒 ③大唐时期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④碑文是王羲之亲笔书写的真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13.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 ) A.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外国历史地理知识 1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