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民用航空法》和《刑法》中航空犯罪类型的相关规定 2、理解有关各类航空犯罪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能增强责任心,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工作规章制度, 有效预防航空刑事案件的发生。 2、会自觉规范服务程序,掌握治安防范主动权,对各种航空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积极的正确的应对策略。 3、学会运用“不引渡即起诉”原则,具体分析航空犯罪的刑事司法程序问题。 目 录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2 处理有不轨行为的旅客的法律依据 10.3 关于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国际条约 10.4 刑事管辖权 10.5 引渡和起诉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1.1 劫持航空器罪 10.1.2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10.1.3 破坏航空器罪 10.1.4 破坏航空设施罪 10.1.5 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 10.1.6 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 10.1.7 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罪 10.1.8 航空人员重大飞行事故罪 10.1.9 违反危险品航空运输规定重大事故罪 10.1.10 民航主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 10.1.11 其他民用航空违法行为的处理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1.1 劫持航空器罪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者控制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本罪的主要特征是: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由中国人构成,也可以由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构成,也就是处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会引起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严重后果,仍不顾后果积极施行,不论行为人出于什么目的、动机劫持航空器,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1.2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指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主要特征是: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实施可能危及航空器安全的暴力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者只要危及飞行安全,不论后果如何,即构成本罪。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1.3 破坏航空器罪 破坏航空器罪指故意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上放置或唆使他人放置危险品,足以毁坏该民用航空器,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破坏航空器,足以使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主要特征是: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客观方面是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具有破坏或损坏该航空器而使其无法飞行或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行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1.4 破坏航空设施罪 破坏航空设施罪指盗窃或者故意损毁、移动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发生坠落、毁坏危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破坏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主要特征是: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损毁或移动航行设施不构成本罪。客观方面是破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妨碍其操作以及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安全的行为,只要危及飞行安全,足以造成上述可能的危险,即构成本罪。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1.5 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 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是指旅客非法携带违禁物品乘坐航空器或旅客、企事业单位以非危险品名义托运危险品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主要特征是: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违反了民用航空法的规定,一般包括三种情况:1.隐匿携带炸药、雷管或者其他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2.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3.隐匿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乘坐民航飞机。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 作者 廖建刚 倪祥明 主编 13课题三 外形铣削.ppt
-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 作者 廖建刚 倪祥明 主编 16课题六 CAM加工.ppt
-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 作者 廖建刚 倪祥明 主编 17课题六 CAM加工.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 目录.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第1章 1章1节.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第1章 1章4节.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第2章 2章2节.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第2章 2章3节.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第3章 3章1节.ppt
- 数控机床与维护 作者 任级三 孙承辉第3章 3章3节.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