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抗感染策略梁晓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脓毒症抗感染策略梁晓燕.ppt

脓毒症的抗感染策略 薛晓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928年弗莱明发明青霉素,1935年钱恩和弗罗里对之进行分离、提纯和强化,1941年青霉素药物上市,标志着人类进入 抗生素时代 抗生素(包括抗菌药物磺胺类)上市以来的耐药: △1920’- 60’ G + 葡萄球菌耐药 △1960’- 70’ G-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1970’末-今天 G+ G- MRSA(E)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VRE(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PRS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ESBLs AMPC 金属酶 耐碳青酶烯类部分G-杆菌 其他 MDR-TB 过去10年抗生素应用变化 所带来的严重的耐药问题 G+球菌问题: MRSA( VRSA)、MRSE(VRSE),肠球菌属(VRE)。 G-杆菌问题:克雷白菌属、大肠杆菌属(ESBLs),阴沟肠杆菌(AmpC),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 真菌感染:耐氟康唑的念珠菌,曲霉菌等。 控制感染,绕开耐药菌,可以通过治疗策略的调整解决 ICU危重病人的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COPD合并肺部感染 高龄、慢性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患等)合并的感染 最常见的细菌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治疗? 策略一 仔细分析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 确定最可能的致病原 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照顾到病人整体状态,个体化全方位综合治疗 病例1: 患者孔某某,男性,26岁,主因“感冒20余天,发现右眼眶疖肿 6天,发热 4天”于2010-3-8入院。 患者入院前20余天感冒,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自觉低热,未测体温,无咳嗽、咳痰 入院前6天发现右眼眶疖, 伴肿痛,曾就诊于昌平中医院, 间断输液 现病史: 入院前4天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1℃,查血常规:WBC 13.8×109/L,N 84.3%。 胸片见右上肺野斑片阴影,考虑右上肺感染,予以抗炎输液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仍高热,并出现间断意识不清,无二便失禁,无四肢抽搐。 现病史 入院前3天前就诊于我院急诊,当时患者意识不清,BP 146/92mmHg,心率 136次/分,呼吸 37次/分,右眼眶红肿,张力高。颈抵抗可疑。 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血氧逐渐下降,遂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胸片 入院后诊断: 严重脓毒血症 颅内感染 肺部感染 DIC倾向 急性肝损伤 急性右眼蜂窝织炎 2008年脓毒症指南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患者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即怀疑细菌性脑膜炎: 意识障碍,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免疫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癫痫反复发作,推荐先行颅脑CT(CCT)测定,再行腰椎穿刺(LP)以排除颅内压增高。 推荐优先开始早期地塞米松治疗,同时给予抗菌药物。(A,Ia) 高度怀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存在时,推荐早期使用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达托霉素可用于严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或不能确定感染源的MRSA感染)。(E,V) 对肺部MRSA感染,不推荐单独应用糖肽类抗菌药物。(C,Ib) 确诊肺部MRSA感染的患者推荐应用利奈唑胺,其疗效优于单药万古毒紊治疗。(C,I b) 入院后检查情况: 腰穿:脑脊液清亮,测量颅内压为270 mmH2O 脑脊液常规:外观黄色清亮,总细胞42/mm3,白血球 36mm3 ,? 单核45%, 多核55%。 生化:氯 125.8 mmol/L,(正常值120-132mmol/l),蛋白 0.55 g/L,(正常值0.15-0.45g/l) 葡萄糖 2.49 mmol/L, (正常值2.8-4.5mmol/l)。 入院后治疗 呼吸支持: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抗感染: 美罗培南+利奈唑胺+利巴韦林口服 肝素维持静点抗凝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鼻饲肠内营养1000ml/日 脱水: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地塞米松脑保护 气道管理、对症治疗、物理降温 头MRI检查结果回报 增强扫描双侧大脑半球可见弥漫沿脑沟走行的条状强化,双侧小脑幕、颞叶脑膜增厚伴明显强化。 推荐根据临床反应情况增减抗菌药物持续应用的时间;通常治疗持续时间不超过7~10d。(C。I b) 根据当地耐药菌株的情况,推荐选用可覆盖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抗菌药物,例如:哌拉西林、3代或4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亚胺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