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作品赏析素材:《春江花月夜》(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作品赏析素材:《春江花月夜》(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作品赏析素材:《春江花月夜》(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春江花月夜》 ■孤篇横绝张若虚   张若虚,人如其名。当真是“深藏若虚”(《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张若虚一生十分低调,不喜欢炒作自己。说起古人炒作自己一点也不比现代人逊色,像《容斋三笔》中记载的宋朝时后来为西夏崛起出了很多力的张元,吴昊等人:“将谒范、韩二帅(也就是范仲淹和韩琦),耻自屈,不肯往,乃礱大石,刻詩其上,使壮夫拽之於通衢,三人从后哭之,欲以鼓动二帥。既而果召兴相見,踌躇未用间,张、吴径走西夏”。这几人想求见范仲淹和韩琦,但又怕身份低,又觉得丢面子,于是想出来个炒作自己的主意,把自己的诗刻在一块大石头上,雇人在大街上拉着走,三人在后面哭丧一样的哭着跟着。结果果然惊动了范、韩二帅,召见了他们,但还正在开会“研究研究”用不用时,张、吴就等不及了,投奔了西夏。说来这两位古人的炒作手法,恐怕比“芙蓉姐姐”也不差,拿到现代来也很值得学习。   但张若虚是比较淡泊的人,所以历史上他的事迹也不多。只知道他是扬州人(扬州真是文化名人辈出的地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称为“吴中四士”。想那贺、张等都是嗜酒如狂的人,张若虚既和他们齐名,想必也是好酒量。但张若虚一生既不图名,也不图利。乃是个真正淡泊于世事的人,既没有像贺知章那样做了朝中大官,也没有像张旭那样在当时就声名鹊起。张若虚据记载只是“官兖州兵曹”,像这样的芝麻小官其实就只相当现在的公务员一样,顶多算个“干部”身份而已。   虽然张若虚无官无职,诗篇也只传下来两篇。但仅凭《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就可以让江湖夜雨佩服的五体投地,毫不犹豫地将张若虚纳入才子的行列。当然张若虚的另一首诗虽然不如《春江花月夜》有名,但也是篇很不错的诗,我们不妨看一下这首《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当然《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实在写的太好了,所以上面这首诗才被掩盖了。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本身是美不胜收,而张若虚这首诗更透着恬静、空旷、高远、空灵、宛转、幽美。春江、落花、明月、夜色,仿佛是一曲优美的小夜曲。当真如闻一多先生称赞的那样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确实并非过誉之词。   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也特别大,像《红楼梦》中的《秋窗风雨夕》就完全效仿。我们来看一下,曹雪芹代林美眉写的这首《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人,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首诗从诗句和风格上都摹仿《春江花月夜》,江湖夜雨本来也是很喜欢林妹妹这首诗的,但如果非要和原作《春江花月夜》评一个高下的话,还是觉得《春江花月夜》略胜一筹。当然这里并非刻意贬低林妹妹。张诗共有36句,林妹妹的才20句,在篇幅上少了接近一半,内容当然也就单调了一些,只是一贯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叹,远不如张诗气象广阔,胸怀博大,当然林妹妹是闺中小姐,不可能有那样的经历和体会,但张诗中的意境都显得千古独步。林妹妹的那种哭哭啼啼的,人家聂胜琼也会:“枕边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我们再来看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几句写春江月夜情色,绘出一个十分真切自然的春江画面,于是下面很自然地转到思古幽情: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几句气象开阔,尤其是“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句,和以前那些只是哀鸣“人生如梦”的句子并不一样,而且思接千古,悠远绵长,所以后来李白也在他的《把酒问月》中借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张若虚此诗中也有离愁别恨: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但江湖夜雨觉得,这种离愁,是“小别”,“胜新婚”的那一天并不遥远。这种离愁,不是那种“少妇城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ndas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