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1-4-3《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含解析).doc
随堂训练 即时反馈——当堂反馈 堂结堂清[课堂对点练习]
题组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014·福建七校联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
A.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
解析:H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位置,应是冲积扇。
答案:B
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X到Y等高线变得稀疏,海拔降低,坡度变小,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流变宽。
答案:D
3.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3-图5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判断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并解释其理由。
(3)若图1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若图1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解析:第(1)题,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以流水溯源的侵蚀,下切为主,形成的是“V”型谷。第(2)题,E为凹岸,以侵蚀为主;D为凸岸,堆积作用明显,可形成浅滩。第(3)题,由纵剖面图可看出,河流A段断层发育,上层为较软岩层,下层为较硬岩层,河流落差较大,易形成瀑布。第(4)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泥沙会在左岸堆积。
答案:(1)图4。溯源侵蚀;下蚀。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C
(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题组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据图回答4~5题。
4.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5.图中地区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该题组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流水侵蚀地貌的判读、河流与聚落的关系等知识。河流②的上游段位于山区,因此河流的下蚀作用显著,会形成“V”型谷,如D图所示;②点位于冲积扇平原顶部,不仅土壤较肥沃,而且水资源丰富,是聚落形成和发育的良好场所。
答案:4.D 5.B教师用书独具栏目
经典考题 迷你题库
(2014·全国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1题。
1.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K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故选C项。
答案:C
(2014·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4题。
2.上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 凹岸 D.入海口
解析:在河道的不同位置,流水的冲刷或沉积作用不同。图中砾石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易被流水冲到河流入海口;河流的源头以下蚀作用为主,沉积物少;在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颗粒物易被流水冲刷带走,而在河流的凸岸,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砾石堆积。
答案:B
3.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上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解析:河流中的砾石变圆主要是由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造成的,风蚀蘑菇也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同样具有相对圆滑的外表。
答案:C
4.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A
B
C
D
解析:在弯曲河道的凸岸沉积物中,受水流速度影响,颗粒较小的物质被河水携带走,颗粒较大的物质在河道上游沉积下来,再由图中“9 cm”可知,图中的砾石以9 cm左右的粒径为主,故选D项。
答案:D
5.冰壶是深受加拿大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冰壶是由花岗岩制成的,花岗岩从成因类型上看,属于岩浆的侵入岩。右图中①表示岩浆,②表示侵入岩,③表示喷出岩,④表示沉积岩。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1章语言表达和运用 1语言连贯.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1章语言表达和运用 2语句补写.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1章语言表达和运用 3图文转换.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2章微写作 1教材淘宝.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2章微写作 2风云人物.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2章微写作 3名言警句.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3章大作文 1慧眼识得真谛(审题之准).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3章大作文 2行文常记钩联(扣题之紧).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3章大作文 3提高作文“颜值”(语言之美).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表达与写作 第3章大作文 4胸中必备模板(层次之清).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2-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2-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2-6-2《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2-7-2《城市化》(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2-8-2《农业地域类型》(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2-9-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3-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3-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随堂训练:3-13-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人教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