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圈环流(高三一轮复习).ppt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特别注意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都是指“近地面”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指位移。即:只要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21~9.23)气压带和风带都在原位置的偏北方。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9.23~3.21),气压带和风带在原位置的偏南方。 笔记: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要求:结合图文详解P) (1)雨带的移动: ①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②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③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④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2)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3)旱涝灾害: ①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②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③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重点:副高对我国夏季雨带的影响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为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它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 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夏季风主要源于“副高”(专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因此“副高”的位置与强弱影响着我国降水的多少及分布,正常情况,受“副高”的推动,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7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 ;7~8月,雨带移至东北、华北;9月开始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当夏季“副高”发展强大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如,98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而北方易发生旱灾;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则北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易出现旱灾。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等防灾抗灾措施。 * 大气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 专题2 大气运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南极 北极 ----单圈环流 赤道 赤道 在①地表性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受热力因素影响,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 受 热 受冷 受冷 在近地面,北半球各地吹北风,南半球各地吹南风。赤道无风。 赤 道 低 压 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以北半球为例,结合下图) ----三圈环流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动画 有规律 多对流雨 多锋面雨 注意:各气压带在地表所占的范围大概是5~10个纬度。 地转偏向力 高低纬 (1)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近地面) 笔记 注意:如何分析气压带的成因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之为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或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 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 笔记: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的气压带 湿热 上升 热低压 热力原因 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1个) 干热 下沉 热高压 动力原因 南北纬 3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温湿 上升 冷低压 动力原因 南北纬 6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冷干 下沉 冷高压 热力原因 南北纬 9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影响 气候 气流 特性 成因 分布 气压带 (2)全球的风带 干燥 东南风 东北风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 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低纬信 风带(2个) 温湿 西北风 西南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中纬西 风带(2个) 冷干 东南风 东北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 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极地东 风带(2个) 南半球 北半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