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_表格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_表格总结

病原/流病 流病 临表 诊断 治疗 预防/鉴别 备注 流行性出血热 EHF /HFRS 肾综合症出血热 Epidemic Hemor- rhagic fever/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汉坦V ①啮齿类(鼠) ②呼吸道(主)/消化道/接触 ③普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欧(我国普遍高发) ⑤四季(冬春主)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日本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乙脑V ①猪(主) ②蚊媒传播(三带喙库蚊)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洲(我国普遍) ⑤夏秋季(7/8/9月) ⑥10岁以下儿童 高热、意识障碍、抽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常有后遗症 潜伏期:10-14d 四期: ①初期 ②极期:脑实质受损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衰(中枢性主)、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循环衰竭(少) ③恢复期 ④后遗症期:6月后所存在的症状 分型:轻、中(普通)、重、极重(爆发) ①夏秋季(7/8/9月),10岁↓儿童 ②突然起病,脑实质病变(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较轻 ③辅助 血RT:白/NE↑ 脑脊液:无菌性脑膜炎改变(非化脓性、无色透明、压力↑、白C轻↑) 早期诊断→特异性IgM抗体 回顾性诊断→补体结合抗体(IgG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分离、RT-PCR→RNA 及时处理,把好三关←抢救关键 ①一般治疗:吸痰、拍背、翻身 ②对症治疗:把好“三关” 高热:物降主、药物辅、亚冬眠 抽搐:去除病因、镇静止痉 呼衰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④抗菌治疗 ⑤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鉴别] ①中毒性菌痢 ②化脓性脑膜炎(流脑) ③结核性脑膜炎 ④脑型疟疾 ⑤其它病毒性脑炎(HCV)、肠道V、腮腺炎V [预防] ①控制传染源:饲养卫生/人畜分开/仔猪疫苗 ②防/灭蚊 ③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Nm ①带菌者(主)、患者 ②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2米以内)密切接触(2岁↓)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持久免疫力 ④冬春季(3/4月) 周期性:通常3-5年一次小流行,8-10年一次大流行 流行期间A群主 非流行期间B/C群主 ⑤世界性分布,我国A群主 ⑥5岁↓(尤6月-2岁)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皮肤黏膜瘀点、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 潜伏期:2-3d 四型: ①普通型(90%↑):四期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1-2d):多无 败血症期(1-2d):高热、毒血症症状、瘀点/斑(皮肤、结膜、软腭粘膜)、重者紫黑色坏死/大疱 脑膜炎期(2-5d):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高热、毒血症症状)、CNS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脑膜刺激征)、重者(谵妄、神志障碍、抽搐) 恢复期:1-3周痊愈 ②暴发型(三型):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儿童多见 a休克型(华-佛综合征):中毒症状重,皮疹融合、坏死,循环衰竭(突出特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b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损害、脑水肿、脑疝(重者)、呼衰 ①冬春季,儿童 ②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 ③辅助 血RT:白C、NE↑↑ 确诊 细菌学→涂片(瘀点斑、脑脊液) 细菌培养(血、脑脊液) 脑脊液:化脓性(浑浊),压力↑ 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 RIA法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检测、预后判断 p.s.患者迅速出现脑实质损害/感染性休克→提示爆发型 c混合型 ③轻型 ④慢性败血症型(罕见):成人,发热、皮疹、关节炎 普通型: ①一般治疗:隔离、护理、对症 ②病原治疗:尽早足量,青霉素G (氯霉素、头孢菌素、磺胺嘧啶) ③对症治疗:降温、降颅压 暴发型: ①休克型:及早应用抗生素 治疗休克 酌情使用激素 治疗DIC ②脑膜炎型:尽早使用抗生素 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 激素 呼衰治疗 [鉴别] ①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细菌学证实 ②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脑实质损伤为主的临表,脑脊液呈浆液性,特异性IgM抗体 ③败血症休克型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后者可有原发灶,无季节性,血培养致病菌 [预防] ①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 ②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通风 ③提高人群免疫力:疫苗、药物(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①本病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居首位 ②华-佛综合症: Waterhou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