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电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ppt
正电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正电子组 姜小盼 提纲 正电子的基本知识 正电子谱学的基本知识 正电子组谱仪的基本情况 正电子的性质 (1)基本物理性质 寿命:在真空无电子环境,2?1021年 正电子属轻子族,不直接参与强相互作用 是费米子,遵守Fermi-Dirac统计 正电子与电子的基本物理量对比 正电子的性质 (2)湮没特性 正电子作为电子的反粒子,和电子相遇时发生湮没,将其全部质量转换成电磁辐射,这一现象被称为正电子湮没(湮灭)现象。 正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正电子的热化:高能量的正电子进入固体中,在极短的时间内(约几个ps),正电子与晶格点阵发生一系列非弹性碰撞,能量迅速减至晶格热振动能量KBT,这个过程称为热化阶段。正电子在样品中的射程取决于这个阶段 扩散阶段:热化后的正电子在材料中扩散与电子、声子以及晶体缺陷等相互作用,最终与周围介质中的一个电子发生湮没 自由湮没和捕获态湮没:在正电子的扩散阶段,正电子可能是自由的,即自由湮没;也可能形成某种区域化的束缚态而停止扩散,即捕获态湮没 Doppler展宽谱线形参数 正电子谱学参数与缺陷性质的关系 正电子谱学新技术 符合多普勒展宽测量技术 AMOC测量技术 Ps-TOF测量技术 正电子素飞行时间谱 正电子素飞行时间谱(Positronium Time of Flight Spectroscopy, Ps-TOF)是研究多孔材料的有效手段,相比于其它的材料测试方法,它在分析材料的开孔尺寸、方向以及连通性方面更有优势。目前世界上已建成Ps-TOF设备的单位有日本的KEK、东京大学、美国的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等机构。 o-Ps在多孔薄膜中的发射能 Ps-TOF装置参数设计 Ps-TOF装置参数设计 ■ 编写程序计算不同a(狭缝宽度)、b(狭缝高度)条件 下的时间展宽δT,同时利用Geant4软件建模, 计算不同条件下,o-Ps在狭缝中轴线与束流传输 线交点处发生湮没产生的γ光子穿过狭缝的效 率。 ■ R取30 mm,取a在1 mm-5 mm之间变化,b在10 mm-100 mm之间变化 管道半径 R=30 mm 狭缝宽度 a=3 mm 狭缝高度 b=70 mm 闪烁体探测器的技术改进 闪烁体探测器的技术改进 闪烁体探测器的技术改进 Ps-TOF谱仪设计图 正电子技术研究平台 基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慢正电子强束流系统 谢谢! 基于加速器慢正电子束流 放射源慢正电 子束流 多普勒展宽、 3?能谱、正电子散射截面 高分辨寿命谱仪 AMOC测量系统 符合多普勒系统 正电子寿命谱仪 多普勒、正电子寿命、CDB、AMOC、Ps-TOF 常规正电子湮没谱学 性能先进 较完备的材料制备、样品处理实验室 多参数测量 基本测量 测量方法和手段完善、齐全,性能指标一流,国内外为数不多 Slow Positron Beam Based on 22Na 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慢正电子强束流 涉及的技术: 微束团化、 射频电路系统、 探测系统 国内最早实现慢正电子寿命测量的装置 (德/日/美/中) 慢束: 16课题组,120样品,1200有效小时 常规正电子谱学: 21课题组,260样品,500有效小时 正电子束流平台对外开放合作研究工作 全年连续24小时运转,满足用户需要,性能稳定,指标先进 2008年 2009年 主要用户单位: 北京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401所、中物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兰州近物所、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半导体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浙江文理学院、江苏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约33个单位)等 慢束: 24课题组,92样品,1000有效小时 常规正电子谱学: 9课题组, 167样品, 400有效小时 多参数测量: 5课题组,40样品,1200有效小时 * * 正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反粒子 1930年 赵忠尧发现硬伽玛射线在重金属中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 1932年 安德逊在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 1928年 Dirac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0年,中国物理学家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生。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为“硬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在研究过程中,赵忠尧发现了γ射线通过重元素时的“反常吸收”现象,并发现强度各向同性、能量在0.5兆电子伏左右的γ射线辐射,他称之为“特殊辐射”。但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