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氧疗新思维.ppt
临床氧疗新思维 吴碧珊 内容 ?一.背景 ?二.临床应用 ?三.注意事项 一、背景 摘要 在日本,氧气增湿几乎广泛的使用在每个医院,诊所。然而,在欧洲,北美,根据1984年的ACCPNHLBI,和1992年的AARC公布的氧气疗法指南,只要氧气流量低于 4~5L/Min,是不增湿的。在本文中,我们计算论证这一观点。 徐艳等对医院氧气湿化液和湿化瓶采取目标性监测发现备用湿化液合格45.45%,使用中湿化液合格率34.55%,已消毒湿化 瓶合格率80.65%,提示湿化液污染严重。 罗带姨.医用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方法改进[ 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1):91. 1.通过0.5‐4 L/min鼻导管或24‐40%的面罩给病人输入氧气时,吸入的氧量只占潮气量很小一部(2.4‐19%and3.8‐24%)。 2.通过0.5‐4 L/min鼻导管或24‐31%面罩给病人输入不增湿和增湿氧气比,结果相差极微。 3)这种极微的差别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增加房间内的相对湿度补偿。例如,使用2L/min鼻导管输氧时,只需要把房间内相对湿度提高4%,使用文丘里面罩时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 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低流量或浓度较低的输氧,不需要增湿,病房内的湿度就已足够。 资料来源: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pubmed 有国内文献报道:曾晓琴等指出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可以不用湿化液,且不需调控病房湿度。由于南方气候常年湿度偏大,多在80%左右,甚至95%以上,,且南方高温高湿环境更加速湿化瓶、湿化液细菌的滋生。因此,改良后的装置更适宜南方使用,同时注意监测氧疗效果。 曾晓琴,王若婧,国宁.两种吸氧方法对病人口咽干燥影响的研究[ J ]. 全科护理,2009,7(6B):1531. 有国内文献报道:通过氧疗舒适度(氧疗气味、氧气湿润度、鼻咽部感觉)与氧疗效果(咳嗽程度、咳痰难度、痰量、痰液性状、经皮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 Campbell E J, Baker M D Crites-Silver P. Subjective Effectsof Humidification of Oxygen for Delivery by Nasal Cannula.A Prospective Study[ J ].Chest,1988,93(2):289-293 主要原因是鼻腔黏膜对吸入气有加温、加湿作用,正常人吸入气体通过鼻、咽、气管黏膜后变得温暖、湿润,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4 L / min)每次从鼻导管吸入的氧量只占患者潮气量的很少一部分, 呼吸道黏膜本身具有的湿化功能和空气中的湿度已对吸入气体起到了足够的湿化作用,故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可以采用非湿化给氧, 不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氧疗效果。 2008版BTS急救氧气使用指南指出低流速输氧(4升/分及以下)或短时间内高流速输氧,不需要使用湿化氧气。只有在输氧超过24小时且病人反馈上呼吸道干燥不适时 才需要湿化氧气。 BTS指出对气管切开手术的病人输氧时,必须使用湿化氧气,因为此时输氧时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资料来源: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2008) BTSguideline for emergency oxygen us e in adult patients.Thorax; 63 (Suppl 6) 1‐68. 国内文献报道:传统的方法是对各部位分别进行消毒(如湿化瓶、湿化瓶管芯、金属螺口、接头、氧气出口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但存在消毒程序复杂、不规范且无标准的理论指导,耗时长,消毒效果难达标,增加临床护士工作量,浪费医用材料的问题,表明传统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使用改良的输氧装置干燥吸氧,即取消临床传统壁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湿化瓶通气管装置,有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且减少了消毒程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耗材,明显控制了医疗成本,具有安全、可靠、节省耗材、操作简便的特点。 二、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s 湿化给氧VS非湿化给氧 三、注意事项 1、低流量;低浓度 2、短期 3、不适用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呼吸机、长期吸氧 讨论要点 什么是短期吸氧? 经查阅文献及咨询大医院的专家,也没一个确切的时间段,一般是24H,但如果24H,应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有没有因气道干燥而损伤鼻粘膜。 * * 无 有(31 %影响睡眠 噪音 停 24小时 更换湿化瓶时间 低风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