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艺技术-层压成型工艺培训课件
3)临近面层的10~20层胶布,应选用平整无破损的胶布,更不能搭接。中间部分使用不合格胶布的量也不得超过10%; 4)下料量 薄板按张数下料法——实验法确定; 厚板按重量下料法——计算法确定。 按张数下料时,最后产品的厚度随半成品胶布的变化尺寸稳定性较差。 G——板材用料量,kg;F——板材面积,m2; H——板材厚度,m; d——板材密度,kg/m3; α——物料损失系数, 5mm以下薄板,α取0.02~0.03;厚板α取0.03~0.08;若在压制前胶布已经预先切边整齐的,一般取0.01~ 0.02 胶布的计算下料量公式: 层数计算法: 压制层压板前可先取几张胶布,称取质量,确定1mm所需张数,然后视要求厚度计算张数。 3.1.3 组合 叠合体顺序: 铁板(较厚)→衬纸→单面钢板→板料→双面钢板→板料→······→双面钢板→板料→单面钢板→衬纸→铁板 厚、薄板一起压制时,应将薄板排放在两侧,厚板排放在中间,这样对产品质量有利。 对于厚20mm以上的板材应单独压制 夹放在叠合体两面,使板材受压、传热均匀;并起到传热、冷却的缓冲作用,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现象。 若厚板料放在叠合体两侧,薄板料放在中间。因两侧板材较厚,而玻璃钢本身的导热系数又低,传热冷却的效果不好,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沿板面的垂直方向具有较大的温差,故最终产品易产生内应力,造成厚板的翅曲。 * 层压成型工艺 1.1 层压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层压工艺: 将浸有或涂有树脂的片材层叠,送入层压机,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固化成型玻璃钢制品的一种成型工艺。 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讯等工业广泛应用。 1.2 层压工艺特点及应用 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稳定;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适合于批量生产。 干法成型,先将纸、布、玻璃布等浸胶,制成浸胶布(纸)半制品,再经加温加压成型。 2.1 制备工艺 2.1.1 原材料 增强材料: 玻璃布,石棉布,合成纤维布,玻璃毡,石棉毡,石棉纸,牛皮纸等。 树 脂: 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玻璃布 平纹无碱玻璃布,表面均匀、经纬整齐、无显著破洞、断头等疵病 玻璃纤维平织而成 层压制品对玻璃布要求: 单丝直径细些,相同重量玻璃布表面积增大,与树脂接触面增多;捻度小些,使纤维与纤维之间空隙增大;密度小些,使树脂填充增多。 玻璃纤维越细、含碱量越低、拉丝时玻璃液温度越高、拉丝收卷速度越快,强度越高。 层压制品对玻璃布要求: 玻璃布经过适当热处理,可提高其耐热性,但当温度超过200℃时,因润滑剂受热分解,而使其强度下降,600℃时,强度几乎消失。层压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要配合好。 玻璃布的绝缘电阻率,特别是表面电阻率,随含碱量的增加而下降,且随着温湿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2.1.2 胶布制备工艺过程 工艺流程 树脂 热处理或化学处理 配胶 浸胶 烘干 胶布中间贮存 胶布带搭接 卷盘 布带缠绕 卷管 叠合 层压 玻璃布 生产复合板材、管材以及布带缠绕制品的半成品 玻璃布经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后,浸渍树脂胶液,并控制胶含量。在一定温度、时间条件下烘干,除去大部分溶剂等挥发物并使树脂有一定程度的固化,即得需要的玻璃纤维胶布。 2.1.3 胶布制备工艺参数 胶液粘度、浸胶时间、烘干温度与时间、牵引张力 (1)胶液粘度 一般通过胶液浓度及环境温度来控制。浓度的控制往往采用测试密度的方法来实现。 粘度太大,浸渍不良,树脂不易渗透玻璃布内部,粘度太小,表面挂不住胶,使其表面胶层太薄,溶剂消耗量增大造成浪费。 (2)浸胶时间 浸胶时间长,玻璃布的浸透性好,但浸胶时间过长必然影响胶布的产量。 浸胶时间过短,玻璃布不能被树脂胶液充分浸透,上胶量不够,或胶液大部分在玻璃布的表面,影响胶布质量,从而影响层压制品的质量。 一般控制在15~45s,不同的布浸透时间不同 玻璃布在胶槽内通过胶液的时间 (3)张力控制 玻璃布在浸胶过程中施加的牵引力而产生 张力要均衡(不能一边松、一边紧),大小要适中,张力太大,布横向收缩变形,张力太小拉不紧。合适的张力可以使布平整地进入胶槽。 张力大小取决于:布自重、及布与各导向辊之间的摩擦力 (4)浸胶布的烘干温度与时间 烘干过程任务:除去胶布中挥发分;使树脂由A阶转向B阶。 胶布的干燥: 开始时,挥发分均匀地分布在树脂胶液中,由于表面与干燥介质接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