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发动机控制系统概述.ppt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往复直线运动,曲轴作旋转运动。发动机需要正常工作,需要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这一循环。为了完成这一工作循环,需要有配气机构配合实现气门的定时打开和关闭。对于汽油机来说,需要有燃油供给系统供给一定浓度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点火系统产生高压电作用于火花塞,在适当的时候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 进气冲程:曲轴带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冲程结束。压缩冲程: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至活塞到达上止点,?压缩冲程结束。 作功冲程:?压缩冲程即将结束,活塞到达上止点前的某一刻,点火系统提供的高压电作用于火花塞,火花塞跳火,点燃气缸的混合气,因为活塞的运行速度极快而迅速的越过上止点,同时混合气迅速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输出动力,到达下止点,作功冲程结束。 排气冲程: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排气结束,活塞处于上止点。 总结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发动机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称为一个工作循环,需要四个冲程,曲轴转两圈,所以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 * 电控发动机的主要控制功能:燃油控制 * 主要功能。 * * * 化油器发动机→电控发动机 汽油机的燃油喷射和点火使发动机得以运转,汽油喷射到发动机进气门上方的进气管内,当活塞下行时,空气-燃油混合气被吸入燃烧室内,而当活塞再次上行时,空气-燃油混合气被压缩,并由火花塞产生的电火花点燃。燃烧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下行,并通过连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轴承的旋转运动。 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章学习目标 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概述 1.1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油喷射系统根据发动机的运转速度、负荷水平、环境影响等因素,精确地计量供给发动机的燃油量,从而控制混合器的空燃比,使发动机废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以德国BOSCH公司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及点火系统发展历程为例。 连续喷射的多点喷射系统 奥迪100型 * 间歇式多点燃油喷射系统 L-Jetronic LH-Jetronic 单点间歇燃油喷射系统 Mono-Jetronic 1.1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上述汽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的组合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型式的点火系统可以与各种喷射系统组合。一个基本的燃油喷射系统和一个电子点火系统一起构成了Motronic点火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 ⑴ KE-Motronic是以连续喷射KE-Jetroric系统为基础的; ⑵ Mono-Motronic是以间歇喷射Mono-Jetronic系统为基础的; ⑶ M-Motronic则是以间歇式进气管燃油喷射L-Jetronic系统为基础的; ⑷ ME-Motronic是M-Motronic系统加入电子节气门控制(ETC)的形成的; ⑸ MED-Jetronic系统把汽油直接喷射、电子点火和电控节气门(ETC)结合成一个单独的系统。 1.1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油喷射系统 D-Jetronic 1967-1979 K-Jetronic 1973-1995 L-Jetronic 1973-1986 LH-Jetronic 1981-1998 KE-Jetronic 1982-1996 Mono-Jetronic 1987-1997 点火系统 线圈点火(CI) 1934-1986 晶体管点火(TI) 1965-1993 半导体点火 1983-1998 点火和汽油喷射联合系统 M-Motronic 1979 - KE-Motronic 1987-1996 Mono-Motronic 1989- 下表列出了Bosch公司汽油喷射和电子点火系统的发展史: 1.1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1.2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历史 1983年我国颁布了第一批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标准。 1989~1993年我国又相继颁布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个限值标准和《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二个测量方法标准。 1999年开始实施欧I排放标准,同年停止了含铅汽油的生产和使用,并不再生产化油器汽车。 2004年7月1日我国轻型汽车全面实施国家第2阶段排放标准(相当于欧II标准),重型车辆(最大总质量 3.5t)自2004年9月1日实施欧II标准。自2005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机动车全面实施欧II标准。 2005年7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