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筑排水.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建筑排水.ppt

第二章 建筑排水 2.1 建筑排水系统 概念: 将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使用过的水以及屋面的雨水、雪水,分别收集起来,并根据需要对有的污水作局部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泄到指定地点的系统统称为建筑排水系统,也可称为室内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一般由污(废)水收集器具、管道系统和附属构筑物和设备组成。 给水排水系统图 污水,废水分类: 1.生活污水:日常生活用水后排出的水。包括洗涤,沐浴,厨房用水,粪便污水。 特点:通常无毒, 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 容易滋生细菌,卫生条件差 2.工业废水:工业生产中排出的水,随不同的工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工艺(如生产纸张、小化肥比正规化肥生产的污染大),有很大的差别。 特点:有的有毒(电镀),有的无毒(冷凝水) 有的脏(印染,造纸),有的净(冷却水) 3.雨雪水:一般比较清洁,可以直接排入水体或城市雨水排水系统。 2.1.1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 二、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三、污水排放条件 4.2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二、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 三、硬聚氯乙烯管道布置与敷设 4.3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计算 二、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2) 排水立管管径的确定 5.防止水质污染 (1)下列设备和容器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①生活饮用水贮水箱(池)的泄水管和溢流管。 ②厨房内食品设备及洗涤设备的排水。 ③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 ④蒸发式冷却器、空气冷却塔等空调设备的排水。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间、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和冷风机溶霜水盘的排水。 (2)设备间的排水宜排人邻近的洗涤盆,如不可能时,可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漏斗或容器。 (3)排水管与其他管道共同埋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为1.0~3.0 m,垂直净距为0.15~0.2m左右。 (1)排水立管上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宜大于10 M,当采用机械清通时不宜大于15M,但在建筑物的底层和顶层必须设置。 (2)立管上检查口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0M,检查口中心应高出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3)立管上如果装有乙字管,则应在乙字管上部装设检查口。 (4)在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的一定距离处,应设清扫口。 (5)当排水横管连接卫生器具数量较多时,在横管起端应设置清扫口。 ①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的排水横管。 ②连接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排水横管。 (6)不散发有害气体和大量蒸汽的工业废水排水管道在下列情况下,可在室内设检查井。 ①在管道转弯或连接支管处。 ②在管道管径及坡度改变处。 ③在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生产废水不宜大于30M;生产污水不宜大于20 M)。 (1)管道不宜布置在热源附近,当不能避免并导致管道表面温度大于60度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立管与家用厨具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4M。 (2)横干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和防火墙;当不可避免时,应在管道穿越墙体处的两侧采取防火灾贯穿的措施。 (3)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4)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 (5)当排水立管在中间层竖向拐弯时,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排水横管连接,应符合如下规定: ①排水横支管与立管底部的垂直距离h1应符合第(4)条规定。 ②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水平距离L不得小于1.5m。 ③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h2不得小于0.6m。 (6)伸顶通气管应高出屋面(含隔热层)0.3m,且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屋面,通气管伸出屋面不得小于2.0 m。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立管管径,并且最小管径不宜小于110mm。 (7)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当无条件设置伸顶通气管时.宜设置补气阀。 (8)管道设置伸缩节,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一个伸缩节,当层高大于4m,其数量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 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0 m时,应设伸缩节,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0 m。 (9)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汇合管件: ①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处。 ②立管穿越楼板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上接入时,伸缩节应设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上。 ③立管穿越楼层处如不固定支承时,伸缩节可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上或之下均可。 ④立管上无排水支管接入时,可按伸缩节设计间距,置于楼层任何部位均可。 ⑤横管上设置伸缩节应设于水流汇合管件上游端。 立管穿越楼层处为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