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生物物质的磁性和生物磁场级.ppt
第二节 生物物质的磁性和生物磁场 一、生物磁性的来源 二、微弱磁场检测技术方法 三、生物和人体的磁场 生物磁性的来源 生物和人体按结构层次可分为: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致整体。 生物在每一结构层次所表现的磁性各异。 生物磁性的来源 生物体组织、器官、细胞等,存在着很微弱的磁场,其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生物电荷运动产生的磁信号 人体中,小到细胞,大到器官和系统,常常产生离子电流,因此产生了磁场。它们的强度很微弱,如心磁场为10-11T,脑磁场为10-12T,视网膜磁场约为10-13T等等。 由生物磁性材料产生的感应场 构成人体的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磁性,叫“生物磁性材料”。它们在地磁及其它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场。如肝、脾产生的磁场属于这一类。 生物磁性的来源 侵入人体的铁磁性物质产生的剩余磁场 强铁磁性污染物质Fe3O4 粉粉尘很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表面存积下来,这种铁磁性“污染”产生的信号是生物磁信号中最强的,可达10-8T。 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诱发磁场 在外界刺激下,产生诱发电位,与之对应的是引起诱发磁场,如10uV的诱发脑电位对10-13T诱发脑磁场。 生物磁性的来源 地磁场强度约为0.5G, 城市环境交流磁噪声强度为10-4 -10-2 G; 心磁场为10-7 -10-6G; 脑磁场10-9 -10-8 G; 外源性肺磁场10-6 -10-4 G。 人体微弱的磁场往往淹没在地磁场和环境磁噪声中,很难被检测出来。因此,生物和人体磁场的研究,同微磁场的探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微弱磁场检测技术方法 铁磁屏蔽 空间鉴别技术 涡旋电流式磁屏蔽与空间鉴别技术相结合 通门式磁强计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1 铁磁屏蔽 对直流磁场的屏蔽相当困难,需要采用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制成屏蔽体。 铁磁屏蔽效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对单层球形屏蔽体有 S=1.3t/d 对双层球形屏蔽体有S= (1.3t/dav )2(1-di2/do) 式中S为磁导率,t 为屏蔽体厚度,d为屏蔽体直径,dav 和di 、do 分别为双层的屏蔽体平均直径、内径和外径。 可见,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越高,屏蔽厚度越大,容积越小,层数越多,屏蔽效果就越好。 2空间鉴别技术 即一次微商梯度仪或二次微商梯度仪。 下图是一次和二次微商梯度仪示意图,由同样的线匝反向串接而成,可检测磁场梯度 。 2空间鉴别技术 原理: 对于地磁场或距离较远的磁噪声源,在两探测线匝处产生的磁场是均匀的。两线匝的磁通相等方向相反处于平衡状态,故可抗远场源的干扰。 对于近磁源,因为两线圈的空间磁场分布不均匀,故探测线圈能把信号检测出来。二次微商梯度仪对外来磁干扰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3 涡旋电流式磁屏蔽与空间鉴别技术相结合 用高电导率金属材料制成屏蔽体,使外界交流磁场在屏蔽体内产生涡旋电流,与外界交流磁干扰场相抵消。 这种屏蔽室常用铝材建造。 外磁场频率越高,屏蔽效果越好。但对恒定磁场无效果,需在屏蔽室加空间鉴别技术。 4 通门式磁强计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利用空间鉴别技术对探测灵敏元件的设计,加上一系列的电路设计,可制成磁通门式磁强计(梯度仪)。 影响仪器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探头产生的噪声:热噪声和Barkhusen噪声。目前,磁通门式磁强计噪声已降到 4 通门式磁强计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的超导环是磁场传感器,对磁场的变化非常敏感。 它被密封在超导屏蔽盒内,与探针线圈一起浸入装有液氦的真空杜瓦瓶内,探测线圈常采用二次微商梯度仪的设计,由于以上措施,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噪声和提高了灵敏度,目前其分辨率可达10-11G。 SQUID结构示意图 小结 微弱磁场探测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1)排除地磁场和环境磁场的干扰 2)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 3)抑制电子线路的噪声,提高信噪比等。 对于生物磁场的研究还要考虑探头的实用和方便。 三、生物和人体的磁场 由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瞬时改变,产生脉冲式的离子电流,诱发细胞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各种组织细胞间的传播,形成生物电流,并使神经、心脏、骨骼肌、平滑肌等器官和组织内电场在不同部位发生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等。 根据电磁感应规律,这种变化的电场必然伴随着变化的磁场。 三、生物和人体的磁场 假如,人体中某一截面存在生物电流,则在垂直于电流方向产生磁场,再假设截面所在部位是均匀的容积导体,则可简化为一个环行电流产生的磁场,于是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关系如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