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汽车维修新技术及设备点火波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汽车维修新技术及设备点火波形.ppt

次级波形 点火系统的检测 火花线:1000r/min,火花时间为1.5ms。 时间过短:火花塞间隙大;电极烧蚀或间隙大;高压线电阻大;混合气稀;点火过迟。 过长:火花塞积碳,间隙小,短路。 点火系统的检测 波形倒置:点火线圈初级接反,电压波形倒置,点火能量小。 闭合角控制:电控闭合角可调。 振荡区分析:5-8个波形,如少,说明点火线圈短路,一次线圈接触不良。 闭合区分析:闭合区可变长,闭合段有上升,凸起,属正常。因有限流和闭合角可调功能 。 点火系统的检测 4、单缸次级电压的故障波形分析: 断电高压产生之前出现小的多余波形,说明断电器触点接触面不平,在完全断开之前有瞬间分离现象,引起电压抖动。 点火系统的检测 火花线变短,很快熄灭,说明点火系统储能不足。可能是供电电压偏低,或初级电路导线接触不良造成的。 点火系统的检测 ③第二次振荡波形之前出现小的杂波,可能是由断电器触点接触面不平,在完全闭合之前有不良接触所致。 点火系统的检测 在触点闭合阶段,存在多余的小的杂波,可能是初级电路断电器触点搭铁不良,或各接点接触不良,引起了小的电压波动 。 点火系统的检测 第二次振荡波形存在严重的杂波,这一般是由于断电器触点臂弹簧弹力太弱,使触点闭合瞬间引起弹跳所致。 点火系统的检测 击穿电压过高,且火花线较为陡峭,这可能是火花塞间隙太大,或次级电路开路等所引起。火花间隙越大,所需击穿电压越高,而且往往没有良好的放电过程。 点火系统的检测 击穿电压和火花线都太低,且火花线变长,这可能是火花塞间隙太小或积炭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击穿电压就会很低,而火花放电时间则较长。 点火系统的检测 火花线中出现干扰“毛刺”,可能是分电器盖或分火头松动。这样,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因分电器的振动会使火花塞上的电压不稳定而出现抖动。 点火系统的检测 完全没有高压击穿和火花线波形,说明火花塞未被击穿,也就没有火花放电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次级高压线接触不良或断路,或者火花塞间隙过大。 点火系统的检测 第一次振荡次数明显减少,可能的原因是断电器触点并联的电容器漏电、电容器容量不够或初级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线路上电阻增大、耗能增加,火花熄灭后剩余能量小,振荡衰减加快。 点火系统的检测  ⑾整个次级电压波形上下颠倒,说明点火线圈初级两端接反或将电源极性接反了。从而初级电流、以至次级电压都改变了方向。 点火系统的检测 ⑿与正常时相比,触点闭合阶段变短,说明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大了。反之,若闭合阶段变长,就说明触点间隙太小了。 点火系统的检测    实际上,次级电压波形不仅与点火系统的状况有关,还要受发动机内部工作状况(温度、压力、燃气成分等)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所以在实践中还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同形状的故障波形。只要我们掌握了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就不难根据故障波形作出相应的分析判断。  点火系统的检测 四、点火正时检测: 点火正时指正确的点火时间,一般用点火提前角表示。从点火开始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与转速、负荷、水温、进气温度、爆震、空调、起动开关有关。 点火系统的检测 初始角:无提前装置或未控制的点火角,即最初调整值。 基本角:随工况变化,负荷、转速,内存脉谱图角。 修正角:其他产生因素,进一步优化。修正有:水温、大气温度修正;稳定怠速修正;氧反馈修正;爆震修正;额外负荷修正;暖机修正。 点火系统的检测     2、频闪法检测: 1缸跳火时,接在一缸线上的传感器信号触发正时灯闪光,闪光照射到飞轮或皮带轮上的刻度与零刻度距为点火角。若把闪光推迟到固定标记与零刻度对齐时发生,延时电路中可变电位计电阻的变化量(电流的变化量)表示点火角。延时越大,点火角越大。 点火系统的检测 可测初始角,各工况点火角(包括怠速,小、中、大负荷) 点火系统的检测 点火正时灯 点火系统的检测 发动机分析仪的功能 无负荷测功 点火波形 其它波形(喷油器、转速传感器) 进气管真空度波形(压力传感器) 各缸工作均匀性 起动电流、发电机电压 万用表功能 点火角 排气分析 点火系统的检测 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与拆检 高压线 高压线束安装于发动机密封盖的下部, 它从左右两侧分电器引出后,便按V 形8缸的点火顺序向两侧的气缸分流, 其左右线柬都有线夹固定。 点火线圈的检测 检测初级绕组的电阻 冷态:0.36 - 0.55Ω 热态:0.45 - 0.65Ω 冷态: 9.0 - 15.4 kΩ 热态:11.4 - 18.1 kΩ 冷态: 9.0 - 15.4 kΩ 热态:11.4 - 18.1 kΩ 检测次级绕组的电阻 (1)闭合部分:观察点火线圈在开始充电时是否保持相对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