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合作探究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其分子基础吗? 2.细胞膜中的各种分子是如何排列的,是否能运动? 3.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如何? * * * *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 欧文顿 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推论: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20世纪初 第一次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1925年 两位荷兰科学家 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 zxxk 细胞膜中的磷脂如果是单层的,则膜面积展开后应该相等 只有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则膜面积展开后才为1:2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疏水尾部 亲水头部 A 将脂质排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原来的两倍(如图A) 细胞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z.x.x.k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1959年 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 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罗伯特森 “罗伯特森电镜实验”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式图 两边暗层:蛋白质 中间亮层:脂质 科学家大胆提出的单位膜模型结构: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 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 这个模型解释不了“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等现象”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1970年 弗雷和埃迪登 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结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人细胞 鼠细胞 荧光标记 膜蛋白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370C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根据现象和已有知识提出假说或模型 用观察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 实践检验 建模的基本方法 问题:在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示? … 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或镶嵌,或全部,部分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3、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 5、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 2.特点 (1)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构成的。 (2)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在膜中可做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流动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融合等均与之相关。 (3)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 (4)蛋白质的极性:多肽链的极性部分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磷脂双分子层内部。 1.细胞膜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结构基础及代谢实例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物质进出细胞膜 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决定了出入细胞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选择透 过性 细胞融合、变形虫变形、白细胞吞噬细胞(胞吞)、分泌蛋白的分泌(胞吐)、温度改变时膜的厚度改变、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等 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流动性 代谢实例 结构基础 * *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