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基站系统控制器模块设计及其传输方案的研究.pdf

IP基站系统控制器模块设计及其传输方案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移动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数据业务的迅猛增长对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 IP 网络已 经成为未来通信系统的必然趋势。基站是整个网络部署中关键的一环,网络技术的发 展,也对基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网络扩容和多数据业务的需要,IP 基站应 运而生。 一个完整的 IP 基站系统,除了 IP 基站之外,还应该包括 BSC/RNC ,以及IP 基站 与 BSC/RNC 之间的传输网络。对于 IP 基站系统,基站和 BSC/RNC 之间的无线接入 网络(RAN,Radio Access Network)是基于 IP 承载的,因此在设计 IP 基站系统时,系统 内部的IP 传输 QoS 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针对 IP 基站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 IP 基站系统,在 IP 基站侧和 BSC/RNC(此 处简称为控制器)侧均采用主从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思路:每组基站簇中有且仅有一个 主基站负责和控制器通信,每组控制器簇中也仅有一个主控制器可以和 MSC 进行通 信。 在对 IP 基站系统的控制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 IP RAN 的体系结构 和 IP 传输存在的问题。结合 IP QoS,提出了小区业务度的概念,即用一个均一化的量 (小区平均业务请求与小区容量的比值)表示小区业务量。通过对网络的拓扑结构合理简 化,提出根据小区业务度来部署基站节点和控制器之间的拓扑结构,从而达到对采用 MPLS 技术传输的 IP RAN 传输性能改善的目的。设计出三个不同的无线接入网络的仿 真场景,即仅 IP 传输,仅 MPLS 传输和 MPLS 和小区业务度相结合,在 OPNET 平台 下对比三种场景下的网络传输性能,采用三种源节点,包括轻、中、高三种流量等级, 通过对比三种场景下的丢包率,验证了改进方案的优越性。 关键词:IP 基站;无线接入网;多协议标签交换;传输性能;服务质量 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of multimedia service advanc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network, and ALL-IP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fu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B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network plan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lso put forward more requirement for BS, then IP BS appears. . Besides the BS, a full IP BS system should include BSC/RNC, and the transfer network between BS BSC/RNC. The transport scheme of the RAN is based on IP. Thus, when designing the IPBS system, the QoS issue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new IP BS system, the BS and controllers are designed with the idea of both Master-Slave scheme and Distributed model. There is only one master BS in each BS cluster which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controller and only one master controller in each controller cluster which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MSC. Based on th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