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pdf
2011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批改系统
【真题】
一、给定资料:
1.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 9 月 1 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
的平房里,18 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同是小学老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
“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
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这样的学校数量
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
五六家公立小学。但是,校方要收取 1 万元到 10 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
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
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已
有 3 年“办学经验”的秦老师说:“要拿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可由
于经费紧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和房屋。别说我们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
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也是租村里的地。”一度拥有 1500 多名学生规模的私
立金星小学就是因为校舍所在地被拆迁,从此销声匿迹了。“没有政府的支持,
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办学人戴某说:“艰难办学,最希望的是能
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实际上这类学校的
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往往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私
立学校当作跳板,一旦找到合适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
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 300 多元的学费,12 岁的陈某迟迟没有报到。
和陈某一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也
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已经一周,还有 100 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既失
落又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
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春节过后,8 岁的乡村女孩儿张某在 B 市郊区的一所公办小学里迎来了新学期,
但更多“漂泊”在市效的农民工子女难有这样的待遇。“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
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有点
变味发馊,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
“B 市的公办学校,用的都是 B 市的自主实验教材。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
孩子还得回去考,怎么办?”从山西来 B 市打工的张某愁苦的问。考虑到这个因
素,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总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这
是一个“有幸”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的孩子所遇到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发
现,有不少乡下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都有孤独、自卑的
感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
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
公考小伙伴百度网盘地址:/share/home?uk=910397230
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商的教育,却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不理
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2010 年 8 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
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
学时,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题词。广大人民群众都希望并相信在实施《纲要》的
过程中,这美好的愿景会变成现实。
2.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记者联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这一调查历时 7 天,在北
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向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 131 份,其中
有效问卷 125 份。73 名受访者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
享有同样的待遇”,43 名受访者最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17 人希望能“有供
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78 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
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16 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
5 人表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