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号建议案》.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号建议案 杂货集装箱:样箱试验程序及测量
(200003 )
1. 总则
本建议案为杂货集装箱的样箱或单次试验提供基本程序,亦可接受其他认为等效的试验程
序。为适应特殊用途集装箱及特殊装卸装置的需要,本试验程序可以修订。在此情况下,本
程序所列一般原则应予保持。集装箱在各项试验中所加的负荷应使受试截面能产生自由挠曲
变形。
注:在所有试验前后都应进行ISO 尺寸的核查。
1.1 定义
R = 集装箱最大毛重
T = 集装箱皮重
P = R-T = 最大有效载荷
注:如果试验要求以从上述数值所得的重力为依据,这些重力即是惯性力,用下列符
号表示:Rg ;Tg ;Pg
2. 试验程序及测量
2.1 堆码试验
(i) 程序:
内载:1.8R-T 的载荷均布于箱底上。
在长度为2991mm (10ft)(集装箱长度为2991mm (10ft)或肘板小于2991mm )上加载:
置集装箱于正立位置,由四个底角支承,在每一箱角上方同时施加848 kN (224 kN )的
总压力,或在每对下角件上施加1696 kN (448 kN )的压力。
这些试验压力来自9 个堆码(6 个堆码)的叠加总重,即8 个(5 个)集装箱堆放于 1 个集
装箱的顶部,总计24000 kg (10160 kg),加速度力为1.8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本建议案在2000 年3 月UR C2 的基础上重新归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号建议案(续)
本试验应在所有偏心位置,即纵向38 mm (1 1/2 in),横向25.4 mm (1 in)。
(ii) 测量:
(a) 在施加轴向负荷前的两箱底侧梁最低点以及底板纵向中心线处的挠度。
(b) 角柱半高点两个方向的挠度或角柱最大挠度处的挠度。
(c) 卸除负荷后的永久变形。
2.2 吊顶试验
(i) 程序:
内载:2R -T 的载荷均布于箱底上。
加载:置集装箱于正立位置,通过四个顶角件平稳起吊。
(a) 集装箱长度大于2991 mm (10 ft)时,吊索呈垂直状态。
(b) 集装箱长度等于或小于2991 mm (10 ft)时,吊索与垂线间的夹角为30o 。吊起后
保持5 分钟。
(ii) 测量:
(a) 集装箱经加载后由四个底角件支承,在起吊前,测量两箱底侧梁最低点以及底板
纵向中心线处的挠度。
(b) 起吊所产生的任何损坏。
(c) 卸除负荷后的永久变形。
2.3 吊底试验
(i) 程序:
内载:2R -T 的载荷均布于箱底上。
加载:置集装箱于正立位置,通过四个底角件的边孔按下列要求平稳起吊。
集装箱长度 加载力方向
12192 mm (40 ft ) 与水平成30o
9125 mm (30 ft ) 与水平成37o
6058 mm (20 ft ) 与水平成45o
2991 mm (20 ft ) 与水平成60o
吊起后保持5 分钟
(ii) 测量:记录起吊所产生的任何损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