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秸秆覆盖量免耕对土壤氨基糖积累的影响-论文.pdf
                    第44卷第5期                          土 壤 通 报                           V01.44.No.5 
 2013年 10月                    ChineseJournalofSoilScience            0ct..2013 
      不同秸秆覆盖量免耕对土壤氨基糖积累的影响 
       董 智 一,解宏图 ,张立军 ,白 震 ,武叶叶 ,赵晓霞s,张旭东 , 
   (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2.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4 
      3.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 四平 136500;4.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辽宁沈阳 110016) 
  摘 要:以吉林省梨树县中国科学院现代耕作技术研发基地黑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秸秆覆盖量 (0覆盖、33%秸秆覆盖、 
  67%秸秆覆盖、100%秸秆覆盖)免耕耕层 (0~20cm)氨基糖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无秸秆还田相比,不 
   同量秸秆覆盖增加了表层(0~2cm)土壤氨基糖含量;不同微生物来源氨基糖对秸秆覆盖量的响应不同,其中氨基葡萄糖 
   和氨基半乳糖表现出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胞壁酸仅在全秸秆覆盖下显著增加;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下真菌来 
  源的氨基葡萄糖与细菌来源的胞壁酸的比值高于无秸秆还田免耕,表明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土壤中真菌已逐渐转为优势群 
  体,而真菌 占优势的农田生态系统更利于土壤同碳。 
   关 键 词:免耕;秸秆覆盖还 田;氨基糖;真菌;细菌;黑土 
   中图分类号:S1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4—3945(2013)05—1158—05 
   黑土被认为是我国土壤 中肥力质量最好的土壤之  讨土壤有机质转化积累的内在微生物作用机制,将能 
一 。 近几十年来 ,急功近利的掠夺式经营,化肥投入量  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在农田土壤固碳 中的作用 。 
明显增加,有机物的还 田量大幅减少,造成有机肥、无                  氨基糖是一种微生物来源的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物 
机肥投入比例不当,致使土壤C/N比值下降,加速了土  质,是土壤微生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虽然氨基糖在土 
壤有机质的矿化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f1.。如  壤 中的积累量很低 ,其含量不及土壤氮含量的 10%1, 
何恢复和提升黑土有机质的质量和数量、重建东北黑  但它能够作为微生物在土壤中残留的标识物,可以反 
土地力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秸秆覆盖免耕作为保护  映微生物生长期间真、细菌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性耕作主要的技术之一,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壤  反映微生物群落的信息,以指示来源于细菌和真菌残 
的破坏,被视为重要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同时秸秆还田  留的碳、氮去向,进而阐明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截获和 
作为一种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调控土壤养分  转化的相对贡献 ol。目前,土壤 中已定量化了4种氨基 
循环的有力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51。国际上采  糖单体,氨基葡萄糖主要是真菌的合成产物,它是真菌 
用的免耕方式大多兼有秸秆覆盖,所开展的研究也都  脱酰基几丁质的主要成分和几丁质的唯一成分;胞壁 
是常规耕作与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免耕对比。然而,由于  酸唯一来源于细菌,是细菌中细胞壁肽聚糖和脂多糖 
我国国情不同,东北农村的秸秆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作  的成分;氨基半乳糖的来源一直有不同的推断,一般认 
燃料以及饲料。因此,完全采用秸秆全覆盖免耕在未来  为是细菌的合成产物;氨基甘露糖的来源也不能确定, 
一 段时间仍不可行,但可采用部分秸秆覆盖的耕作方  且土壤中含量很低,在土壤有机质转化的研究中相对 
式。我们推测在不同秸秆覆盖量条件下开展免耕对土  较少[1lJ21。 
壤本身的影响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 目前尚没有开展                   关于全秸覆盖免耕下氨基糖的含量变化的研究已 
系统的研究。作物秸秆还 田以后,可以为微生物的活动  有报道I111。然而关于东北地区黑土氨基糖积累的动态 
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能源,迅速增加微生物的数量,提高  变化对免耕措施下不同秸秆覆盖量还田的响应情况的 
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在微生物分解矿化有机物料的  相关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选择氨基糖作为指示物 
过程中,微生物体会同化一部分作物秸秆中的碳、氮, 质,研究免耕条件下不同量秸秆覆盖还 田对农 田黑土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死亡的微生物残体中积累保存下  氨基糖转化积累的影响,探讨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资本视阈下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实证分析-论文.pdf
- 三维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的意义及其区域性(烟威地区)概率分析-论文.pdf
- 三舅还是你三舅-论文.pdf
- 三角洲前缘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以吉林英台油田英东萨尔图油层为例-论文.pdf
- 三论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论文.pdf
- 上古于阗的塞种居民-论文.pdf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论文.pdf
-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润灵环球2010-201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评级的分析-论文.pdf
- 上海公共交通满意度研究-论文.pdf
- 上海崇明生态农业园区花菜田的碳平衡-论文.pdf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对小麦复种小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pdf
-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土壤水肥和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pdf
- 不同稻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和线虫群落特征的变化-论文.pdf
-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上部三叶特征的影响-论文.pdf
- 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pdf
- 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无机磷及其组分的影响-论文.pdf
- 不同类型区农用地整治对农田生产能力的影响-论文.pdf
- 不同耕作措施下夏玉米生长季农田CO_2排放速率及其与土壤温度的关系-论文.pdf
- 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油菜季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论文.pdf
- 不同耕作条件下豆麦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pdf
最近下载
-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英语公开课课件(试卷讲评课).ppt VIP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历年(2005-2014)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默写版 .pdf VIP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及对空排汽系统.pdf VIP
- 松鼠 课件 (36)(完美版的).ppt VIP
- 人教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大全.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当堂训练+教学反思).pdf VIP
- 极核AE4维修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