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和理论.ppt
本文观看结束!!!谢谢 再见 (3)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其实,自由主义的原则有的是可以灵活应变的,只要其基本精神不变,就不会走得太远,这是一个调节摆动,把握程度和限度的问题。美国政治在新政以后左右摇摆,但万变未离其宗,这‘宗’就是洛克、斯密、密尔等自由主义祖师爷门再三论证的私有财产、市场经济、个人自由和民选政府,如果这些变了,那么就真的不是自由主义了。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 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不过是资本主义在调节过程中的反应而已,始终没有脱离自由主义或者说现代价值体系的核心。 第三部分:站在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 落脚处无外乎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对现实中国问题的关照 1.游牧民族与世界文明 不仅有世界改变中国的情形,中国改变世界的事例也很多。恐怕不只是在近现代,之前的时代也是如此。在大的图表上,显示的是内陆向海洋、军事力量向经济力量、生产向流通、宗教向理性、思想向实践的发展等等。这种种的变化,是在由“小中国”向“大中国”变身的过程中孕育、萌芽、成长发展的。例如欧洲的所谓文艺复兴,从神学的精神向合理的思辨之转变、由资本主义产生的注重实际利益的观念等等,如果没有来自以蒙古为中心的“巨大东方”的影响,那么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难以想象。 ——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2.世界市场角度下的17—19世纪中国 材料一: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中,棉花退居次要位置,鸦片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重要的商品。如果没有鸦片,其他输华商品又不能增加的话,那么从中国运往印度的白银将大大减少。英国人庆幸的是,鸦片每年都有很大的涨幅,而且在中国有很好的销路,这保证了英国有足够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而中国由茶叶所得外汇又全部流进了印度以购买鸦片。另外,原来英国利用向中国输入大量印度棉花来弥补购买中国茶叶资金的不足,鸦片产量提高后则不需要了,正好这一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棉花,印度棉花于是大量运至英国。 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一直维持到19世纪后期。到了1870年代后,三角贸易的结构开始发生动摇,英国主要从印度进口茶叶,中国自产鸦片也占据国内主要市场。……即使当时中国业茶者意识到危机,甚至采取了某种措施,也不可能阻止茶叶外贸的衰减趋势,因为这根本不是措施是否得力的问题。19世纪茶叶贸易只是中国与欧美国家拉开距离过程中露出的小小冰山一角而已,茶叶出口危机只是19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危机的一个侧面。 ——仲伟民《茶叶与鸦片》 材料二:1890年英国驻汉口领事列举了11条印度和锡兰的种茶人优于中国种茶人的有利条件:1.可资运用的资本较大;2.有低利借款的便利条件;3.没有厘金、入市税和进口税;4.有更好和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5.具有化学和农业知识;6.对购买者的嗜好和要求了解得更彻底;7.有便利的运输工具;8.大大接近购买国家;9.有无数公共工程,旱季便于灌溉,雨季避免淹没;10.茶园面积庞大;11.有优良的机器。 材料三: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卞(宝第)制军政书》 3.西方人的中国观 材料一:欧洲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所谓上帝的语言,或者理性的语言。他们发现了中文,并开始在中文中寻找上帝的信息。西方公认,被中国人推崇为人文初祖的伏羲,就是亚当,女娲就是夏娃。学者们还从汉字中找出了偷食禁果、诺亚方舟等故事。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人与西方人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且中国人很可能是诺亚最亲近的后裔。西方人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发现,中国历史开端在基督诞生前2952年左右,于是中国历史的长度成为对《圣经》编年史的一个重大挑战。 1658年传教士卫匡国出版《中国上古史》,在欧洲教俗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随着中国历史知识逐渐深入人心,它逐渐成为欧洲人冲击《圣经》体系、批判《圣经》哲学的一个武器。中国历史的长度打破了《圣经》在人们心中的垄断地位,帮助欧洲人走出《圣经》世界观。不仅如此,耶稣会士还对中国政治做了一系列理想化的描述,中国的开明政治,皇帝采纳大臣意见的做法、民本思想、和谐社会的观念,儒家的道德观念,中庸的观念等等都对西方知识界产生巨大的冲击。 ——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 材料二:中国不仅在生活上影响了西方,而且在思想上,甚至在改造欧洲社会、帮助欧洲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化等方面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